第269章:唐卡藝術的歷史演變
第三種,自然就是兼具第一第二種的全部優點,學術大佬,講課幽默。
對于北大歷史系的學生來說,蘇亦勉強算得上第二種。
涉獵極廣。
課堂上,跑題極為嚴重。
從藏學家根敦群培,講到尼古拉·羅列赫父子,又講到《消失的地平線》,甚至還扯到了《藏地密碼》。
也成功調動起同學們對藏傳佛教的強烈興趣。
因此,當蘇亦再次回歸主題,大家的積極性大大提升。
其實,蘇亦也不想跑題。
但是對于藏地,有些必要的地理概念的科普,也是極為必要的。
沒有辦法,因為上路弘法跟下路弘法的主要區別,主要是區域而非等級。
跟大一的學生分享學術論文,確實有些超綱了。
大量的基礎名詞需要講解,心累。
想不跑題都不行。
蘇亦咳嗽幾聲,示意大家安靜,繼續做名詞解釋。
“閑話少說,咱們回歸主題,之前咱們說,后弘期分為上路弘法跟下路弘法,上下路是怎么區分的呢?有同學們知道嗎?”
并沒有。
蘇亦也不意外。
“藏人習慣稱西北為上、東南為下,因為康藏幾大河流都是從西往東流的,故甘青雪區稱為多康,屬下路。ALD區則屬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