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尊重科學,包容
黃立聽明白了,要畫出星圖,太復雜了,可不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能完成的任務。
而且,月球的運動軌跡,也就是月球在任意時刻的位置,想要準確描述,非常非常的困難。
歷史上,這根本不是一個人完成的工作。
這其中有英國人弗拉姆斯蒂德的功績,他完成了北半球的星表。
南半球的星表是法國天文學拉卡雷完成的,為此他專程前往南非的好望角,在那里用了很多年進行觀察記錄。
還有德國人邁耶的貢獻,而他又參考了瑞士數學家倫哈德·歐拉對月球軌道所做的計算。
而歐拉則是一個天才的數學家,他用一組優美的方程式,描述了地球、太陽和月亮之間的相對運動,解決了令牛頓都感到頭疼的數學問題。
所有這些科學家的工作,卻是要在近百年后才能全部完成。
所以,在目前來說,對于剛剛創造的紫金山天文臺,勉強算是天文學家的方以智和方中通,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黃立并沒有露出失望的神情,他也知道是自己心急了。
知識的積累,人才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基礎薄弱是肯定的,體系的建立也需要時間。
黃立能夠強行拔高明軍的武器裝備,但要提升大明的整體科技水平,卻還力有未逮。
“微臣看過傳教士攜帶的資料,上面有伽利略利用木星衛星確定經度的想法,或許可以試試。”
方以智有些忐忑地看了皇帝一眼,似乎覺得做不出成績,實在是愧對朝廷的投入,或者說是皇帝的重視。
在天文學方面,方以智結合中國傳統的天文學和當時傳教士傳入的西方天文學,討論了地心學說、九重天說、黃赤道、歲差、星宿、日月食、歷法等天文學問題。
對于西方天文學知識,他非常重視,經常追蹤西方天文學最新進展。
例如他在討論天體運動軌道問題時,就曾根據西方用望遠鏡觀天發現金星有周相變化的事實,提出了金星、水星繞太陽運行的正確猜測。
有這樣博采眾長的優點,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