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尊重科學,包容
黃立微笑頜首,說道:“各種方法都可一試,加入到經度之爭,未必就要取得勝利。在此研究過程中,肯定也會大有收益。”
對于經度的測量方法的懸賞,早在萬歷年間,西方就已經開始。
不僅是西班牙和荷蘭這兩個航海大國,包括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都出臺了各自的獎勵措施。
崇禎十一年,伽利略把木星觀測的結果交給了西班牙人,未受到重視。
后來,他又把數據給了荷蘭人。
可惜,荷蘭人時隔三年,才決定派國內頂尖科學家惠更斯,前往意大利和伽利略討論此方法的可行性。
可是,還沒等兩人會面,伽利略就去世了,這個方法便被擱置起來。
黃立并不知道這個辦法是否要行,反正天文觀測總是要進行的,搞不出來,也不耽誤什么。
況且,經度測量考驗的是國家的科技實力,就算他想搶本初子午線,也要受制于大明的人才和科技水平。
現在法國在搶,還算是先一步呢,可最后還是被英國佬研究出了結果。格林威治天文臺的本初子午線,就是明證。
所以,就現在大明的天文、物理、數學水平,想要搶先于西方國家得到經度測量的方法,確實有些不太現實。
黃立想開了,也就能坦然對待。與方以智和方中通又談論了片刻,便讓他們退下了。
“可惜,大明還沒有什么吸引外國科學家的地方。否則,朕也想將他們聘請而來,使大明成為科學研究、學術探討的中心。”
黃立不得不感到遺憾,象牛頓、惠更斯、虎克等等,都是那個時代頂尖的科學家。
其中,更有他不知道姓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機械制造專家等等。
現在的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無疑是科學家的聚集之地,代表著那個時代科學技術的巔峰。
更讓黃立感到緊迫的,現在正處在歐洲科技高速發展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