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改變
大明,還是大明的天下,還是朱家子孫坐的龍椅。但無論是官是民,都感覺到了越來越多的變化。
開始還以為只是擺脫了韃虜的嚴苛統治,重回漢家天下所帶來的不同。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軍民人等才發現,自古未有的改變,正發生在自己的周圍,以及自己的身上。
河南,某村。
太陽高照,一排房屋內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房屋有七八間,屋外還有一個大院子,或者叫操場也可以。
操場上都是土地,雖經過了平整,但和后世的學校操場還差之甚遠。只有孤零零的幾個單杠,并沒有別的運動器械。
李氏一間一間屋子的走過,走得不快,已經是四十多歲,也不比年輕人的身體。
而屋子里是各年級的學生,多的七八個,少的一兩個,也只有三個年級,男孩女孩都有,多在專心地自習。
偶爾有調皮的孩子,看到李氏過來巡視,不管是不是裝模作樣,卻都老實起來。
只有一間教室內正在授課,老師是丈夫李源和。走在教室門口,能聽到李源和授課的聲音,還不時有童言稚語的回答。
李氏臉上帶著笑容,雖然每天都是重復的場景和聲音,但仍然忍不住內心升起由衷的喜悅和歡欣。
教書育人,固然是可喜之事。但更可喜的,還是衣食無憂。甚至是長久的工作,還是官身,體面又實惠。
鄉村教師開始是最低級的官吏,每月一塊半的銀元,還給二十畝免賦田。如果不要免賦田,則每月兩塊銀元。
之后,按照教授學生的數量,以及能夠小學畢業的人數,三年一升品級,俸祿也水漲船高。
兩塊銀元,已經是百姓中相當高的收入水平,足夠養活三五口人的家庭。如果再節省一點,七八口人也能吃上飽飯。
下課了,李源和挾著書本走出教室,李氏便去敲響了一個小鐵鐘。孩子們歡笑著從各個教室跑出來,在操場上嬉戲跑跳。
李氏來到休息室,給丈夫斟茶倒水,笑著說道:“今天的課結束得早啊!”
李源和喝著茶水,捋著胡須,微笑著回答道:“數學課,留下作業,讓學生們多做題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