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籌款擴軍
遼東作戰開始,黃立不僅關注,更在研究分析,他發現還有潛力,還能夠擴大戰事規模,并且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旅順是不凍港,必須要保證,更安全的話,連金州都要守住。要達到這個要求,需要一鎮的兵力。
要占領覺華島,并攻克寧遠,還要阻擊敗逃關外的清軍,恐怕需要三鎮人馬,才能夠萬無一失。
畢竟,除了逃竄出關的清軍,還有盤踞遼沈的敵人,有可能遭到兩面夾擊。
目前,李岳和胡國柱等將領率領的明軍,有三鎮人馬,再加上青島的楊寧所部,剛剛能夠完成黃立的戰略目標。
也就是說,要解放出青島守軍,就需要兩萬多兵力去換防。
如果再有一萬多騎兵,那就更加厲害。或者牽制住遼沈的清軍,或者趁其夾攻寧遠的明軍而趁虛直搗黃龍。
哪怕是北方滿人倉惶逃出關外,也不能讓黃立滿意。不進行阻擊或截殺,等于是坐失良機。
所以,黃立還要向遼東增兵,更要大力運輸糧彈物資。既要光復北方,還要打殘遼東,使韃虜連龜縮喘息也難。
這就需要大量的錢糧,按照現有的發展速度,顯然不太充裕。預售加特許證的收入,就能使黃立的計劃順利實施。
而要說到馬市,明朝時主要集中在宣大,象大同得勝堡、宣府張家口堡、大同新平堡、山西水泉營堡。
黃立準備多開幾個,反正邊貿很賺錢,且是暴利。蒙古諸部除了牛羊馬匹,簡直是什么都缺。
歷史記載:在明朝對蒙古諸部封鎖的時候,蒙古諸部連煮肉燒飯的鐵鍋都沒有,只能用皮袋來對付。
要說貧苦,那肯定是普通牧民。部落頭領和酋長之類的,可都是豪富,也是奢侈品的主要消費者。
“既然要商議出具體的章程,又涉及商貿,可以請各商會首腦,以及民爵共同參與。”黃立沉吟了一下,說道:“傾聽他們的意見,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政策。”
從朝廷和官員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與商人肯定不太一樣。制定出的章程,難免有想當然的嫌疑。
雖然授予了很多商人民爵的頭銜,但官員們并不看重,民爵也沒有參政議政的覺悟和意識。
借這次制定政策的機會,黃立便要開個頭兒,拉民爵一把。畢竟,他是希望這些民爵能起到耳目和唇舌的作用,反應民情,監督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