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
最關鍵的,還是舍不得丟下齊淄及淄州以東地區總計逾五萬的降附漢軍,同時也沒有想到司空府往黃河下游沿岸集結、調動馬步兵的速度會那么的快。
行動遲緩的東路虜兵,幾乎是眼睜睜看著十數萬南兵,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有如滔滔洪潮中,插入黃河下游北岸的莘縣、陽信等地……
…………
…………
時光轉瞬便到紹隆十二年元月中旬。
黃河從西到東橫跨萬里,各地天氣回暖的節奏不一致,有的地方先解凍,有的地方河段冰封如故,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凌汛。
特別是黃河下游,不僅河道四分五裂,還拐彎往北,從入春后寒冷如故的河北平原腹地流淌而過,主要從薊州(天津)南部入海。
這往往導致黃河中上游先解凍的大量浮冰,堆積在鄭汴等地的河道里,形成堵塞上游來水的冰壩。
這不僅令上游來水為冰壩所堵無法下泄,只能從殘缺的堤壩往兩岸平原地區傾灌、洪水泛濫,同時使得冰壩下游的河道里冰層變得脆弱、不斷發生斷裂,人畜難行。
通常說來,在黃河徹底解凍之前,鄭州到濮州、魏州境內的黃河兩岸,交通差不多要被中斷近一個月的時間。
齊州(濟南)、淄州(淄博)以北,一隊隊赤扈騎兵就像洪潮一般,選擇在這時踏入北撤的路途。
總數高達六萬的降附漢軍,其中包括從燕薊、渤海簽征的漢人兵卒,雖說這時候也踏上歸途,但士氣要比赤扈騎兵慘淡得多。
齊州知州、萬夫長,受赤扈人冊封世襲樂陵侯的陳土申坐在馬鞍上,看著茫茫雪地,一時間神色迷惘,完全不知道此去是歸途還是死路。
一名青年將領從后面御馬過來,呶呶嘴,示意左右待衛騎兵都散開去,湊到陳土申身邊,說道:“侯爺,我們這次就算死里逃生,回到薊州,接下來有機會守住燕薊嗎?還是說侯爺帶著兄弟們以及數萬家小繼續跟著赤扈人往北逃,逃入茫茫草原之中,去過茹毛飲血的日子?”
陳土申神色肅穆,似乎對青年將領的話充耳未聞。
“侯爺乃薊州漢將,大燕國破滅,侯爺被迫與楊景臣等人歸降赤扈,但侯爺向來愛民如子,約束軍紀甚嚴,并無縱容兵卒燒殺擄掠之跡,這點南朝司空府都是清楚的,”
青年將領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