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6章 借雞生蛋,崇禎畫大餅
“陛下,國債是任何人都可以購買嗎?是僅限于大明百姓還是海外商人也可以?若是僅限于大明百姓,那么官員是不是也在其中?”
咦……
眾人輕咦了一聲,看著袁可立眼中滿是笑意。
袁可立問了一個他們不敢……不好意思問的問題,那就是官員能不能買國債。
大明朝官員的俸祿自洪武二十五年制定標準后一直到皇帝登基一直沒有變過,不僅沒有增加,而且各種折扣,正一品月俸是八十七石,但到手不足三十石。
但皇帝登基之后為了減少貪污更改了俸祿,整體向上提升了兩成左右,正一品月俸一百二十兩,正三品四十二兩,算下來也是年入五百兩左右。
且很多的官員得到了賞賜,諸如袁可立、孫承宗、畢懋康等等在封爵位的時候都是給了萬兩白銀。
連年大戰中,不少的武官都獲得了大量的軍功,少的幾百兩,多的幾千兩。
哪怕是正四品的也是年入四百兩左右,一年不夠,那兩年、三年五年呢,總歸是有一些積蓄的。
且不少的官員文采斐然、書畫雙絕,在合理的空間范圍內,賺取一些外快,這也是允許的。
所以,正四品以上的官員,只要不鋪張浪費、窮奢極欲,自然是有積蓄的。
購買國債,那是有利息的,按照百分之五的利息算,一千兩銀子一年是五十兩的利息,這對官員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進項。
反正放著也是放著,那為什么不購買國債,以利息來補貼自己呢?
對于眾人的神色,崇禎自然也是知道他們在想什么的,于是道:“先說說官員能不能購買吧,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是大明境內的百姓,無論是誰,皆可以購買。
但是,都必須和所有人一樣,先到先得,沒有內部私留這一說法,更不得挪用公款購買短期國債,也不得從商人借銀子購買。
其次,購買國債時必須要向上司報備,最后在錦衣衛和督查院匯總,以免出現誤會。
最后,個人購買短期國債的金額不得超過五千兩,避免短期內陶粒,個人購買中長期國債的金額不得超過其十分之一,避免國債持有者單一,中長期持有者越多越好。”
“臣等叩謝陛下!”
眾人齊齊躬身回應,這算是皇帝給官員的一些福利了。
至于說挪用公款和從商人借銀子購買短期國債,這就屬于借雞生蛋、空手套白狼了。
官員從商人借一萬兩銀子商人借還是不借?
正常情況下,商人肯定是會借的,以百分之五的利息算,一年就是五百兩利息,一年期后贖回,本金還給商人,官員白得了五百兩利息。
都這么搞的話,那就徹底的亂套了。
“我們再說說海外諸國能不能購買大明國債,朕的答案是暫時不行,以后能不能以后再說,但朕是傾向可以的。
諸位想一想,如果海外諸國互相購買國債,那么各國之間的關系那就是一團的蛛網,剪不斷理還亂。
假設有五十個國家發行了國債,那么每個國家都能持有四十九個國家的外債,只是多少而已,那么就會形成一個個聯盟,
或許會出現聯合擠兌國債的問題,到時候你兌還是不兌?不兌,國家的信用就要喪失了,兌了,就可能影響到財政的波動,這是致命的存在。
當然也會出現相互制衡的局面,生怕你滅亡了,讓自己持有的國債損失了,畢竟國債的主體換了,新的主體不承認,持有者也沒有辦法。
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貨幣霸權,那就是大明的銀子能影響所有國家的貨幣的利率波動。
在大明沒有準備好之前,海外諸國的商人、或者政權不得購買大明的國債。
好了,諸位還有問題嗎?一并提出來吧!”
“陛下,臣還有一個問題!”
工部尚書范景文出聲了:“陛下,長期國債的重大項目跟投權,這個臣在贊同,可這個重大項目會不會就耗盡了?”
“耗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