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什么仇、什么怨?
總體看下來,mango-me2的成本并不比蘋果低,甚至因為要承擔研發成本的緣故,成本比ipod還要高出一點,正常來看,這樣的產品比拼相比競爭對手來說,是有軟肋的,但李牧最硬氣的一點是:他不需要靠mango-me2賺錢。
也就是說,李牧可以把蘋果原本留給他自己的15-20%凈利潤全部丟掉不要,這樣一來,立刻就能在價格上擁有碾壓對手的優勢,再加上李牧準備采用直銷的模式,在經銷商利潤上,又能夠壓下5-10個百分點,這樣一來,他至少能跟蘋果產品拉開20-25%的價格差。
拿沒有關稅的香港售價來比的話,剛剛上市不久的ipod3-30gb版本,售價大概在4500港幣,如果mango-me2同樣在香港開賣,李牧3600就敢賣。
而且,更便宜的mango-me2,還搭配了更好用的yytunes,又整合進了整個yy的社交生態以及推廣資源,這相比蘋果itunes+ipod的優勢要大得多得多。
軟件、硬件產品都已經定型,李牧便在會議上給核心管理層制定了一個戰略規劃:yytunes在兩天之后正式面向全球用戶發布,而mango-me2的進入積極備貨階段,同時與世界各國的進出口貿易公司合作,盡快完成產品銷往世界各國的進出口相關流程,力爭在一到兩個月內,將產品銷往發達國家市場。
在李牧看來,牧野科技就算虧損上億美元,也要用mango-me2把蘋果的營收支撐擊垮,如果itunes和ipod的組合雙雙gg,蘋果的發展軌跡至少滯后數年,而且極有可能落下殘疾的病根。
于是,為了跟好的達到目標,李牧在會議上臨時起意,對方旭東說:“旭東,讓你的硬件團隊派人去趟德國,找森海賽爾以及拜亞動力這兩家專業生產耳機的企業,跟他們分別溝通聯名定制耳機的相關事宜?!?br/>
“聯名定制耳機?”方旭東驚訝的說:“您的意思是mango和這兩家企業的聯名定制款耳機?”
“對。”李牧點了點頭,國內很多人對“聯名”的運作模式還不是太了解,但方旭東這種海外歸來的高端人才對“聯名”一定不陌生,西方品牌經常會有聯名合作,而且大都是跨界合作,比如時尚界的品牌和運動品牌聯名推出一款運動鞋,這樣的東西往往能夠實現1+1大于2的價值。
李牧說:“我們要進一步提升我們產品的性價比,播放器本身是一款聽音樂的產品,而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使用mp3聽音樂,影響音質的主要就是解碼和耳機這兩點,我們的解碼已經有了收購來的處理技術,但臺灣技術生產的耳機,表現力還是差了很多,這種成本價還不到二十元的耳機,音質只能勉強說得過去,如果耳機也得到比較大的提升,音質就會得到質的提升?!?br/>
方旭東問:“那您的意思是,我們去跟這兩家合作聯名定制款耳機,作為mang-me2的標配耳機賣給消費者?”
李牧點了點頭,說:“我們只跟森海塞爾或者拜亞動力的其中一家合作,合作的前提是,我們向他們訂購百萬條以上的聯名款耳機,這上百萬條聯名耳機只有一個款式,但這個款式必須是和我們共同設計,不得與他們任何一款現有產品高度相似,同時必須要有我們mango的logo展示,而且他們要給我們足夠低的價格,以及足夠好的品控。”
說罷,李牧又解釋道:“說具體一點,我們現在需要把我們的耳機成本,從不到20元,提高到120元左右,我相信按照正常的電子產品利潤率,120元的生產成本,生產出來的耳機至少能在終端市場賣到500元以上,我們自然不能指望這兩家耳機公司會以成本價為我們生產耳機,所以我們要給他們保障一定的利潤率?!?br/>
“這樣的話,我們付給森海120元每條的成本,至少要換回品質相當于市面上300元到350元森海塞爾耳機的品質,而且我們向他們承諾,所有聯名定制款耳機都只搭配mango-me2播放器銷售,絕不會拿出來單獨銷售,所以他們也可以放心,我們會拿他們低價給我們的產品,再去沖擊他們的市場?!?br/>
“正常情況下,100萬個mango-me2用戶,會額外購買品牌耳機的人可能還不到5%,而根據森海塞爾在整個耳機市場的占有率來看,也就只能獲得這5%里的20%,折算下來,100萬個mango-me2正常情況下,只有1萬人會購買森海塞爾的耳機,而通過跟我們的合作,這100萬人,全部都會被打包購買森海塞爾的耳機,對森海塞爾的銷量拉動作用是非常大的?!?br/>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把聯名耳機融入mango-me2的推廣中,而且我們會采用yy推廣的方式,面向全球用戶投放,這對他們的品牌會有很強的拉動作用,如果他們能看到這一點,即便是聯名耳機的利潤對他們而言微乎其微,他們沖著這個全球推廣的機會,也會接受我們這次合作的?!?br/>
方旭東說:“李總,如果我們給每一臺mango-me2,都標配一條定制自森海塞爾的聯名耳機,每臺機器的成本就要額外增加100元,價格優勢就再度縮小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