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大戰:蒼翠余燼 OR8B-EP3:進取(17)
“長官,我不是炮兵。”那士兵指了指自己的臂章,表示他對此無能為力,“這不是我擅長的……”
“奇怪,炮手都跑到哪去了?”斯塔弗羅斯這才看到旁邊倒著幾具起義軍士兵的尸體,附近的彈坑證明這些人興許是被飄來的彈片打穿了腦袋,“……喂!你別跑,咱們得讓這門炮繼續開火。”
“我不是炮兵——”
“我也不是。”斯塔弗羅斯把對方的反駁頂了回去,“但我的意思是,萬一某一天全團的炮手都戰死了,那時候你要怎么辦?乖乖給我回崗位上繼續戰斗,你不也是技術兵嗎?”
這門口徑為75毫米的德國造山炮又一次讓斯塔弗羅斯回憶起了年輕時的歲月,沒有德國人支援的那些武器裝備,他和他的戰友們是很難在敵人的重重圍剿下生還的。雖然不同的世界存在著如此多令人驚異的差異,德國火炮的使用方式說不定還是相似的。憑著自己對舊裝備的記憶,斯塔弗羅斯滿頭大汗地指揮那名技術兵協助他調整火炮的角度。
“好,就這樣。”有些禿頂的希臘人顧不上把已經成了熱鍋的鋼盔摘下來,他剛剛發現操作這種型號的德國火炮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樣簡單。看在上帝的面子上,尼克斯·斯塔弗羅斯生前已經有幾十年不必親自操作火炮了,而記憶終歸有不靠譜的地方,“……我們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見過?”
“我一直是您的忠實聽眾啊。”戴著眼鏡的士兵雙手發抖地把眼鏡扶好,不然他可能什么都看不清,“您還和我討論過許多問題呢。”
“啊……好像是。哦,我有印象。”斯塔弗羅斯想了半天也沒記起來這個戴著眼鏡的技術兵究竟是誰,盡管他確實嘗試過記住許多士兵的姓名以獲取那些人的支持、營造出一種更平等的氛圍,哪怕他這個從希臘逃出來的志愿者并不能代表其他軍官。他雙手抱起炮彈,努力地把那沉重的金屬炸彈塞進炮膛,“……快幫我一把!”
也許有人會對第四騎兵團出動了7個連參加進攻而十分費解,只有麥克尼爾能解答這一切。他正按照一個GDI標準步兵營的編制來安排自己的戰術,只要卡爾多蘇上校能夠及時地聽取他的意見,以卡爾多蘇上校的命令和戰友們的協助來間接地【指揮】這個【GDI標準步兵營】的麥克尼爾就能夠重新地找回身為指揮官的感覺。
通過靈活地調遣部隊來確保在發起進攻的同時仍然能夠對敵方進行火力壓制,從而讓敵人產生更為嚴重的幻覺(前提是敵人的空中偵察部隊沒有繼續光顧),這個有些大膽的提議雖然讓不少軍官為難,但卻得到了卡爾多蘇上校的支持。事實上,自設立作戰任務代表和【勞動營】后就越發偏離原有結構的第四騎兵團內部的管理模式已經顯現出了混亂的征兆,卡爾多蘇上校未嘗沒有洗牌的打算。
盡管麥克尼爾的構想看起來很美好(而且也同時得到了戰友們和巴西人的支持),執行作戰任務的士兵們的表現直接關系到這一切的成敗。搶先沖鋒的尼克·西摩爾·帕克只往上跑了幾十米就被敵人的火力死死地壓在了山坡上動彈不得,子彈一刻不停地在他身邊的石頭和泥土上綻放開花,任憑他再如何英勇無畏也不能僅憑勇氣抵擋敵人的槍林彈雨。如果他不怕裝甲車從這里倒滑下去碾死自己的戰友的話,即便把待命的裝甲車開上來也無所謂。
沿著這處鎖住了路線的高地戰線鋪開的起義軍進攻部隊在多處受到了阻礙,暫時停止了前進的腳步;只有當第四騎兵團的炮火暫時壓制住了山頭上的巴伊亞士兵們之后,起義軍戰士們才得以繼續推進。使用同款德國火炮的雙方炮兵進行著生死較量,每一次疏忽都會給對方帶來置自己于死地的機會,但在戰爭打響之后久久沒有積累實戰經驗的巴伊亞士兵們終究輸給了老練的起義軍。確認敵方前線制高點已被壓制后,麥克尼爾連忙命人催促士兵繼續進攻,他不敢拿敵人的反應速度當賭注。
臉上糊著一層爛泥的伯頓手腳并用地爬到了帕克身旁,笑著拍了拍戰友的肩膀。
“你不是很能打嗎?給了你機會,你卻沒抓住啊。”伯頓已經打定主意讓帕克幫他去試探風險,“半個小時之內把高地拿下,沒問題吧?”
“半個小時?”帕克的眼角抽搐著,“二十分鐘就夠了。”
“十五分鐘。”
“十分鐘。”
話音剛落,兩人一同向上躥去,奮不顧身地朝著敵人扼守的高地前進。高地附近的陣地已經在起義軍的炮火打擊中被摧毀了大半,用來阻止進攻者攀登的簡易墻壁也倒塌了,此時正是起義軍該大舉進攻的時候。眼見帕克有些畏懼的伯頓冷笑兩聲,提著步槍沖在前面,這一舉動惹惱了帕克,也鼓勵了那些平日和他們一同奮戰的巴西士兵。三十來號人你爭我搶地涌上堡壘,趕在敵人將堡壘的功能復活之前擊退了邊緣的巴伊亞士兵。經過了持續數分鐘的白刃戰,伯頓將最后一個巴伊亞士兵趕出了這處制高點,并用信號彈把山頭已被攻占的消息告訴了下方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