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屬狂潮:自由之旗 OR6-EP5:朝覲(7)
雖然仍有人對麥克尼爾的處理方法持有反對意見,然而這些反對意見在彼得·伯頓和米哈伊洛夫的盡力壓制下總算被消除了。畢竟,他們還要在保持警戒的前提下將被困在另一堆AS機甲殘骸里的傷員救出來。每個人的神經都緊張到了極點,此時此刻只要敵人再來一次突然襲擊,麥克尼爾或是伯頓也許還能僥幸生還,但其他人就不好說了。幸運的是,預想中最糟糕的情況沒有發生,其他美軍士兵很快將傷員救出了殘骸并將他轉移到另一架AS機甲的駕駛室中,同時麥克尼爾也要求這架AS機甲接下來盡可能地不要參加戰斗。
“還好,我原先預計的損失比這要大得多。”彼得·伯頓不住地安慰麥克尼爾,“嗯,我是說,我原先以為我們會遇到伊拉克軍或安布雷拉的瘋狂阻擊,敵人也會出動空軍和炮兵部隊在我們的必經之路上狂轟濫炸。”
前方的道路平坦了許多,麥克尼爾得以采用相對舒適的坐姿推動著他的AS機甲繼續前進。伯頓說得對,他們所承受的損失比預期中的要小得多,僅憑這一點他足以感到自豪。畢竟,對一位合格的指揮官來說,用更小的損失達到更大的戰果,永遠是真實的職業評估標準。
但他們現在還沒有取得任何戰果。
“……麥克尼爾?”伯頓撇著嘴,“喂,邁克?行了,別跟我說你一輩子連一次敗仗都沒打過,勝利和失敗對軍人來說都是人生的常態。”
“我像是那么多愁善感的人嗎?”麥克尼爾皺著眉頭,“再說,我確實不記得自己打輸過哪一場由我親自指揮的戰役……不說這個了,你上次跟我說你由于某種原因而必須保護葉海亞·本·艾哈邁德,以至于你冒著更大的風險將他帶到了我們對抗安布雷拉的前線,可是現在我們又不得不把他丟在后方,那你說他現在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不會。”伯頓果斷地回答道,“相信我,那個想要鏟除艾哈邁德先生的人如果不想在這個看似混亂實則很容易導致事后清算的關鍵時間點暴露自己的罪行,就不會輕易地動手。事實上,當伊拉克軍隊北上入侵了庫爾德斯坦之后,艾哈邁德先生就已經安全了。”說到這里,他有些得意地補充了一句,“其實啊,如果艾哈邁德是安全的,你也就是安全的。相信我,這是我跟GLA打交道多年積累的直覺告訴我的。”
邁克爾·麥克尼爾仍然擔心著敵人的追兵,況且他不能對負傷的戰友不管不顧。等到他確認自己率領的隊伍已經穿過了伊拉克軍戰線后,年輕的美軍士官馬上讓同伴帶著傷員先撤退到最近的駐伊美軍基地,他料想陸軍就算平時和海軍陸戰隊有矛盾也不至于見死不救——然后,他帶領剩下的人馬不緊不慢地執行著原定作戰計劃。
“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兩點:第一,破壞敵人的交通線,這樣一來他們的前線補給就會受到威脅,除非他們打算冒著被我方空軍攻擊的風險把全部壓力轉嫁給空運;第二,摧毀敵方后勤設施,盡量在敵人的戰線后方制造混亂。”麥克尼爾在行動前向戰友們復述了一遍行動的概要,“我知道各位仍然心存疑慮,其實我也一樣。但是,在我看來,如果我軍能在不公開介入的前提下解決這次的危機,那么戰后的善后事宜對各方來說都會更體面一些。不然,事情也許會發展到難以收場的地步。”
駐伊美軍盡管沒有參戰,他們終究對伊拉克軍隊的各處設施情況了如指掌,而且及時地將情報傳遞給了駐庫爾德斯坦美軍。有了這些至關重要的信息,麥克尼爾制定了一項在邊境線破壞伊拉克軍重要設施的計劃,并帶著他的AS機甲特遣部隊立即前去執行任務。按照麥克尼爾的指示,美軍AS機甲駕駛員只管攻擊基礎設施,只要伊拉克軍隊的反擊不足以危及性命,他們就不會特地攻擊附近的士兵。
“把你們那種見到個活人就想開槍的習慣趕緊戒掉。”麥克尼爾以一如既往的平和語氣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你們平時怎么做,我管不著;在我這里,想做屠夫的可以現在就滾了。”
“……麥克尼爾上士平時也這樣嗎?”終于有人按捺不住,私下里詢問伯頓,“跟他打交道真是麻煩。”
“沒錯,我也不怎么喜歡他這脾氣,但是世上必須得有這種人才行,雖然不必太多。”伯頓笑呵呵地答道,“等著瞧吧,你們以后回想起來的時候一定會印象深刻的。”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