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話題
殷曇粲冷笑一聲:
“一定是謠言!太原王氏這種甲門貴家,外人根本冒充不了......”
王揚點頭,一副深以為然的模樣。
王揖低頭,小口喝酒。
殷曇粲聲音忿忿:
“......此乃索虜妒我華胄清流,故設謗語污之耳!當年崔浩不過夸了一句王慧龍‘真貴種矣’,便有人向偽帝譖毀,說崔浩‘嘆服南人,訕鄙國化’,偽帝怒,召崔浩責之。浩免冠陳謝乃解。可最后崔浩還不是被滅族?可見北虜夷狄本色,嫉我華夏衣冠,凡能毀之,無所不用其極!王慧龍娶清河崔氏,子聘范陽盧門,女歸隴西李家,凡所通婚者,莫不是北土一等望族,如何能有假?!”
王揖目光悠遠,聲音沉了幾分:
“的確不是假的。王慧龍北奔時是十四歲,那年我祖父正好十歲,見過王慧龍,還說過話。后來王愉被滅家,只剩下這一個血脈,被與王家常往來的沙門僧彬藏了起來。他們是先跑到江陵,然后北上襄陽渡江,自虎牢奔姚興,姚興敗了之后才轉投的魏虜。當時聽說王慧龍跑了,全江封鎖戒嚴,朝廷下令,見面格殺不問,就是怕他跑到北邊去。沒想到還是被僧彬護送走了。若沒有僧彬,就沒有王氏遺孤,我以為,僧彬之義,與古時程嬰等......”
眾人正閑談間,忽有一仆上前,呈給王揖一封信。王揖讀后,笑道:“原來謝家雛鳳也在荊州。”隨即看向王揚:“賢侄,你可是曾請謝四娘子引見,拜訪慧緒師太嗎?”
王揚欠身答道:“是。侄兒早想謁見慧緒師太,一來是要請她誦經為先父再薦冥福,以盡追思之念。二來是想借此機會,請教一下佛法。可師太不見外客,所以只能托謝四娘子代為求懇。”
王揖嘆道:“‘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難得你有這樣的孝心......”說到這兒面露疑惑之色:“那你為什么不去啊?”
王揚一臉沉肅:“阿叔千里來荊,揚理應隨侍左右,至于慧緒師太處,只能請謝四娘子代為轉圜,等以后有機會,再行拜謁。”
眾人聞此,盡皆感嘆。
王揖看著王揚,表情亦“不得不”有所動容。
至于王揖會怎么說?
沒有懸念。
除了趕緊勸王揚趕快去,還有第二種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