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斬監軍成都舉義
第753章斬監軍成都舉義
天色漸黑,成都總兵曹昌祚卻手捧老父親曹勛寫給他的信無法入眠。父親的信字字懇切,先是分析了明清對峙是大明復興的良機;接著講了一番老曹家世代明臣、該是為國家出力的時候了;然后說監國慶符王英明睿智有太祖之風,自己已經被封為錦江侯,光宗耀祖正在此時;最后囑他見機行事,舉成都一府響應慶符王。
“父親啊父親!如今清強明弱、一旦失敗,全家萬劫不復,且滿清待兒并不薄,既已背明降清,又何必再反回去?來來回回豈不惹人笑話?”曹昌祚猶豫不決。答應吧,怕風險太大;不答應吧,自己父親已經降了明,難道要自己大義滅親?不孝在這個年代可是大罪!況且,就算自己想與父親撇清關系,便真得能撇得清嗎?父子連心,外人很難不認為父親降明與自己有關。
正在猶豫,忽有親衛稟告,“總鎮,程監軍請您去監軍衙門議事”。
“哦,這么晚了,議何事?”
“說是慶符王在邛州謀逆,眉州諸將附逆,請您商議成都戰守事宜”。
“知道了,備馬,去監軍衙門”,在自己的地盤里,曹昌祚并不擔心會出事,平靜地下令備馬。事實上,監軍道程翔鳳的到來,也讓他對起兵反清一事產生猶豫。
——
“監軍,末將已經準備完畢。只是錦江伯降明一事,只是傳聞,并未證實;況且城內皆是曹總鎮的兵馬,一旦失敗,后果難料。您真準備這么做嗎?”成都守備楊九成怯怯地問。
“錦江伯降明一事,吾已派人查明屬實。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果不立即擒住曹昌祚、掌控其軍,恐怕成都一府將不復為國家所有矣!”監軍道程翔鳳嘆了口氣。以前作為明臣,他口中的國家乃是大明;如今作為清臣,他口中的國家卻是大清,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慶符王朱宣逃出成都后,四川巡撫高民瞻怕清廷責罰,命他火速趕往邛州,捉回慶符王,他帶著親信把總楊守材和三百兵丁剛趕到成都,便傳來慶符王在邛州起兵造反,威寧侯郝成裔、錦江伯曹勛、廣平伯陳建、眉州參將劉耀、彭山游擊楊有才、丹棱游擊陳安國、青神游擊趙友鄢附逆的消息。別人倒還罷了,這曹勛可是成都總兵曹昌祚的父親,若是曹昌祚也反,成都可就丟了!
最近成都城內,關于曹勛、曹昌祚父子的流言到處都是。他特意命人打探,流言所說曹勛降明后被擢為錦江侯一事竟然是真的,如此看來,曹昌祚降明也是遲早的事。事不宜遲,索性便在其反跡未露之際解其軍權、看押起來,如此方能高枕無憂。所以,程道臺找來守備楊九成、把總楊守材商議。
“末將明白了”,見他下定決心,楊九成不再多勸。
“嗯,稍后楊把總控制住曹昌祚后,楊守備立即帶城守營的兵丁進入曹氏軍營,并其軍”,程翔鳳再次下令。
“是”,楊九成、楊守材大聲領命。
二將離去布置后,程翔鳳悄悄拿出一把做工精美的折扇,上面赫然是慶符王朱宣贈于他的詩句。不由苦笑,“殿下啊殿下,大明已經亡了,您安心待在成都多好,非要做砍頭的大事。如此便怪不得本官不念昔日之情矣!”
——
曹昌祚騎在一匹棗紅馬上,只帶著三十余個親衛往監軍道衙門而去。即將抵達之際,忽有一獨臂人攔住去路,“總鎮止步”。
“大膽!汝是何人?”曹昌祚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