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皇太極遣使漠西
第113章皇太極遣使漠西
烏魯木齊和碩特部的汗帳內,四十一歲的達延鄂齊爾虎目圓睜、神態凝重。他的面前坐著大伯哈納克土謝圖、六弟多爾濟,此二人是他的智囊,每遇大事都喜歡找他倆商量。
“大伯、六弟,對這兩封信,你們怎么看?”汗王的聲音隱含著悲憤。
這兩封信,一封是輝特部琿臺吉蘇勒坦寫的,請他召集各部開丘爾干會議,再次興兵討伐青海的卻圖汗,為國師汗報仇;另一封是準噶爾部的琿臺吉巴圖爾寫的,認為國師汗死的蹊蹺,懷疑是輝特部所為。因為兩封信都提到了死去的父汗,自然悲憤!
“大汗,不管真相如何,您都須主持丘爾干會議,定名器,方能謀大事”,哈納克土謝圖說道。
“是啊,兄長,不管父汗是怎么死的,您都要主持丘爾干會議,明確您衛拉特汗的尊位”,多爾濟也說道。
達延鄂齊爾聽明白了,如今和碩特部兩汗并立,只有搶在從弟鄂齊爾汗前面主持丘爾干會議,才能明確自己的衛拉特盟主、和碩特部長地位。至于查清真相、為父報仇,那是以后的事。
達延鄂齊爾狠狠地將涌上心頭的悲憤壓下去,喘著粗氣道:“如今,我和碩特部實力大不如前,若此后查明是輝特部所為,該如何報仇?”
“大汗,您可借助大清國的力量”,哈納克土謝圖獻上一策。
達延鄂齊爾眉頭一皺,“我與那清國素無來往,如何借力?莫非向他們稱臣?”
“兄長,咱們與科爾沁部同宗,您何不修書于土謝圖濟農巴達禮,請他出面向清國示好?”多爾濟說道。
科爾沁部是蒙古的大部落,與和碩特部一樣,都是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兒的子孫,居于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流域呼倫貝爾大草原、外興安嶺一帶。蒙古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嫩科爾沁、阿魯科爾沁、四子、茂明安、烏拉特諸部,都是科爾沁部的分支。
1624年,科爾沁部歸順滿清。1626年,努爾哈赤封其首領奧巴為土謝圖汗。其后,該部參加了滿清的一系列戰爭,立功赫赫,又與滿清聯姻,多名貴女入后宮為妃,深得滿洲權貴信任。
奧巴死后,長子巴達禮襲了土謝圖濟農一職。皇太極平定察哈爾后,巴達禮偕臺吉吳克善、滿珠習禮、布達齊、洪果爾、什希、棟果爾,以及扎賚特、郭爾羅斯、喀喇沁、土默特、敖漢、奈曼、巴林、扎嚕特、阿嚕科爾沁、翁牛特諸部長來賀捷,共推后金國主皇太極為“博克達徹辰汗”,改國號為“大清”。
因為這層關系,滿清的皇帝十分信任科爾沁部。
達延鄂齊爾聽完,緩緩點頭,“我這就給科爾沁部的巴達禮寫信,通過他交好大清”。
盛京皇宮的清寧宮內,崇德帝皇太極揉了揉疲憊的眼睛,處理著成堆的奏疏。這位皇帝剛從朝鮮班師不久。因不滿朝鮮敗盟逆命,他率軍攻入朝鮮,獲朝鮮王妃、王子及閣臣等人,逼得朝鮮國王李倧跪于面前伏地請罪,史稱“丁丑下城”。從此,大清代替大明將朝鮮變成了藩屬。不久,他又派阿濟格領兵攻克皮島,斬明將沈世魁等,徹底解除了清朝攻向關內的后顧之憂。
然后,雄才大略的他便醞釀著對大明朝的戰爭。伐明如伐樹,要一斧子一斧子地慢慢砍!因為山海關的阻擋,此時的他尚沒有一口氣吞下大明朝的野心,只想積蓄實力、緩緩圖之。戰爭也是以擄掠人口、財帛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