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內外矛盾
當真就如同黃權所言,這些東州兵是不敢戰,不想戰,不愿戰了。
這種心態是很危險的,而且也不是輕易就能用犒勞、獎賞能解決的。
反倒是黃權的對策極妙,是名副其實針對性的計策。
吳懿這番話簡直就是在表態我很支持黃權,但他畢竟是東州大佬,總不能親自下場逼自家派系兵馬去同趙韙死戰吧?
那就算能打贏趙韙,他吳懿日后還怎么帶隊伍?
所以,吳懿只能說了這么一番話,將東州兵的問題攤開,并同黃權的計策相呼應。
至于同不同意,我吳懿不知道啊,這跟我沒關系啊,我就是擔心東州兵而已。
場中本來就沒幾個傻子,張松、王商、鄭度、王累乃至于費觀等人立刻就醒覺過來。
劉璋雖然暗弱,但智商卻是不低,自然也能聽出吳懿話里的暗示,明白了吳懿的用意,也理解了對方的苦衷。
劉璋點了點頭,不置可否,卻是繼續朝著張松問了起來。
“永年,你來說。”
張松心中暗嘆一聲,隨即又升起一絲不滿。
劉璋這個時候不繼續點東州派大佬,反而點到自己頭上,顯然是想讓自己做那個惡人。可見在劉璋心中,最關鍵的時刻,他還是傾向于東州人,而不是他們這些益州本地人。
不過嘆息歸嘆息,張松還是開口道:“依松愚見,公衡此策切中肯綮,可以一用,只是待東州兵撤回程度之后,需善加安撫,以定軍心。”
張松雖然與東州派勢成水火,可不代表他以及他所在的派系就和趙韙關系好了。
事實上他們和趙韙的關系一樣惡劣。
張松、秦宓、楊弘并稱蜀中三杰,這個蜀中可不是整個益州,也不是整個四川,而是蜀郡、犍為郡和廣漢郡三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