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夢想的小火苗
1975年初,新春的氣息還未在城市中完全散開,寒風依舊凜冽,但對于陳陽、林宇和張峰而言,新的一年卻帶來了新的希望,夢想的小火苗在他們各自的生活中悄然燃起。
陳陽在工廠的日子愈發(fā)忙碌卻充實。這天,王師傅把他叫到跟前,表情嚴肅卻又帶著一絲期待。“小陳,咱車間有個小技改項目,主要是改良這臺老舊銑床的傳動裝置,提高加工精度。我看你平時愛鉆研,想讓你也參與進來,怎么樣?”
陳陽又驚又喜,連忙點頭:“師傅,真的嗎?我太想?yún)⒓恿耍∥乙欢ê煤酶桑 ?br/>
項目啟動后,陳陽整日泡在車間和資料室。午休時間,工友們都在打盹聊天,他卻對著圖紙和機械手冊眉頭緊鎖。一次,他正為傳動比的計算焦頭爛額,一旁的工友湊過來:“小陳,別太死腦筋啦,差不多就行,費那勁干啥。”陳陽卻認真地說:“這可不行,差一點都可能影響整個項目,我得算清楚。”
林宇在圖書館的工作也翻開了新的篇章。一天,圖書館來了幾位大學教授模樣的人,他們在找一些稀缺的學術(shù)資料。林宇憑借對館藏的熟悉,很快幫他們找到了大部分。一位戴眼鏡的老教授贊許地說:“小伙子,不錯啊,對這些資料門兒清。”林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交談中,林宇得知他們正在進行一項關(guān)于歷史文化傳承的研究。老教授看林宇對學術(shù)充滿熱情,便邀請他參與一些資料整理和初步分析的輔助工作。
林宇興奮地答應下來,從此,他在完成圖書館日常工作后,便一頭扎進學術(shù)研究中。晚上回到家,陳陽看到他還在臺燈下研讀古籍,忍不住問:“林宇,這么拼命,累不累啊?”林宇推了推眼鏡,目光堅定:“不累,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能參與到這樣的研究中,我覺得特別有意義。而且通過這些資料,我能接觸到更廣闊的知識世界。”
再說張峰,在體校的表現(xiàn)愈發(fā)亮眼。一天,教練把他單獨叫到辦公室,遞給他一份文件。“小張,這是下個月市里舉辦的小型運動會的參賽名單,我給你報了名。你這段時間訓練很刻苦,水平也提高不少,去賽場上好好展示一下自己!”
張峰接過文件,雙手都有些顫抖,激動地說:“教練,真的嗎?太感謝您了!我一定全力以赴!”
為了準備比賽,張峰每天都加大訓練強度。清晨,天還沒亮,他就已經(jīng)在跑道上奔跑;夜晚,其他學員都休息了,他還在練習跳遠和投擲技巧。同宿舍的學員勸他:“張峰,別練太狠了,別把自己累垮。”張峰卻笑著說:“我沒事,這是我難得的機會,我得把握住。”
周末,陳陽、林宇和張峰又聚在了一起。陳陽興奮地分享著技改項目的進展:“我覺得這次項目要是成功了,不僅能提高生產(chǎn)效率,還能讓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說不定以后搞科研,這些經(jīng)驗都能派上用場。”
林宇也講起了自己參與的學術(shù)研究:“那些教授們都特別有學問,跟他們一起工作,我才知道自己要學的還有很多。而且通過研究歷史文化,我對咱們國家的過去有了更深的認識。”
張峰則說起了即將到來的比賽:“我這幾天訓練得可認真了,就盼著在賽場上能取得好成績。要是能被更多人看到,說不定以后真能成為專業(yè)運動員。”
陳悅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羨慕地說:“哥哥們,你們都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我也不能落后。我最近寫作有了新想法,我想把咱們大院的生活寫成一個系列故事。”
陳陽鼓勵道:“悅悅,你就大膽寫,有啥需要幫忙的,盡管跟哥哥說。咱大院里有趣的事兒可多了,你肯定能寫得特別精彩。”
林宇也點頭贊同:“是啊,悅悅,寫作是個很好的表達方式,你可以把咱們大院的溫暖、大家的夢想都通過文字展現(xiàn)出來。要是遇到資料查閱方面的問題,圖書館的資源我都能幫你找找。”
這時,林宇突然感慨道:“你們說,咱們現(xiàn)在雖然都在各自的小圈子里努力,但感覺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就像在黑暗里摸索,慢慢看到了一點光。”
張峰用力點頭:“沒錯,不管這光多小,只要有,咱們就朝著它走。說不定以后,咱們都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陳陽若有所思地說:“我覺得夢想這東西,就像種子,一開始可能很渺小,但只要有合適的土壤和養(yǎng)分,總會發(fā)芽長大。咱們現(xiàn)在的經(jīng)歷,就是在給夢想提供養(yǎng)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