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厲兵秣馬迎敵寇,眾志成城衛山河
風雨交加的密室密談后,蕭宇與諸葛逸全身心投入到緊張的戰前籌備中,整個中原王朝也如同被擰緊發條的巨輪,有條不紊地運轉起來,為即將到來的惡戰厲兵秣馬。
蕭宇回到軍營,即刻召集眾將,展開軍事會議。營帳內,氣氛凝重,將領們圍坐在巨大的沙盤前,目光緊隨著蕭宇手中的指揮棒移動。蕭宇指著沙盤上沿海的關鍵據點,神色冷峻:“諸位,敵軍來勢洶洶,我們必須依托地形,構建多層次防御體系。此處海灣,易守難攻,要重兵布防,安置新型火炮,形成第一道防線;后方山地,設置伏兵與烽火臺,一旦敵軍突破海面防線,便從側翼突襲,截斷其退路?!?br/>
眾將紛紛領命,隨后各自奔赴崗位,組織士兵修筑工事、搬運彈藥、訓練作戰技能。士兵們日夜勞作,雖疲憊不堪,但眼神中透著堅定與無畏。蕭宇穿梭在軍營之中,親自指導士兵訓練,鼓舞士氣。他深知,戰爭的勝負不僅取決于武器裝備,更在于士兵的信念與意志。
為了進一步提升水師的戰斗力,蕭宇下令對戰船進行全面改造升級。云樹燈和盒子木帶領工匠團隊,日夜奮戰在造船廠。他們在戰船的船身加裝了厚實的鐵板,增強防御力;改進風帆設計,提高航速和機動性;還在船頭安裝了尖銳的撞角,使其在海戰中更具攻擊性。
在經濟后方,諸葛逸也忙得不可開交。他一方面要確保前線物資的充足供應,另一方面要穩定國內經濟,安撫民心。諸葛逸親自前往各地的工坊和商鋪,督促生產,協調物資調配。他與錢麒緊密合作,利用錢麒龐大的商業網絡,采購優質的兵器、糧草和衣物,源源不斷地運往沿海前線。
為了保障百姓生活不受戰爭過多影響,諸葛逸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他下令平抑物價,嚴懲囤積居奇的不法商人,確保糧食、日用品等生活物資的穩定供應;開設粥棚,救濟貧困百姓,讓那些因戰爭陷入困境的家庭得以維持生計;還組織百姓參與后勤保障工作,如縫制軍衣、制作干糧等,既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又增強了百姓的參與感和凝聚力。
朝堂之上,諸葛逸也在努力團結各方力量。他積極與保守派官員溝通,擺事實、講道理,讓他們認識到戰爭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在諸葛逸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官員轉變態度,開始支持朝廷的備戰決策。原本堅決反對軍事投入的趙大人,在看到前線緊張的局勢和諸葛逸一系列穩定民生的舉措后,也不禁感慨:“諸葛大人深謀遠慮,之前是我目光短淺了,如今愿全力支持抗敵?!?br/>
隨著戰爭的陰影愈發逼近,整個中原王朝卻展現出空前的團結。從繁華的京城到偏遠的鄉村,百姓們紛紛自發組織起來,為保衛國家貢獻力量。年輕力壯的男子踴躍報名參軍,希望能在戰場上殺敵報國;婦女們則在家中為士兵們縫制衣物、準備干糧;老人們也不閑著,幫忙照顧孩子、守護家園。
小樹和小草也投身到這場保家衛國的行動中。他們運用自己的農業知識,指導農民種植速生作物,確保在戰爭期間糧食產量不受太大影響;還研發出一些簡易的草藥配方,傳授給百姓,用于治療常見傷病,緩解了前線醫療資源的壓力。
在緊張的備戰期間,石云的情報小組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喬裝打扮,深入敵占區和敵方勢力范圍,收集了大量關于敵軍兵力部署、武器裝備和作戰計劃的重要情報。這些情報如同及時雨,為蕭宇的軍事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據情報顯示,西方勢力與南方島國聯軍計劃在一個月后的月圓之夜發動突襲,企圖利用夜色的掩護突破中原沿海防線。蕭宇得知消息后,冷笑一聲:“他們以為能打我們個措手不及,卻不知我們早已嚴陣以待。傳令下去,全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務必在敵軍來襲前完成所有防御部署。”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沿海防線的防御工事不斷完善,士兵們的訓練更加刻苦,物資儲備也愈發充足。蕭宇站在海邊的了望塔上,望著波濤洶涌的大海,心中暗暗發誓:“無論敵人多么強大,我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守護好這片山河與萬千百姓?!?br/>
此時,京城內張燈結彩,百姓們雖深知戰爭將至,但并未陷入恐慌,反而充滿了斗志。街頭巷尾都在傳頌著將士們的英勇事跡和朝廷的抗敵決心,整個城市洋溢著一種悲壯而又激昂的氛圍。
諸葛逸在京城四處巡視,看到百姓們眾志成城的景象,心中滿是欣慰。他深知,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軍隊的戰斗,更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抗爭。只要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就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在大戰前夕,蕭宇和諸葛逸再次通過飛鴿傳書進行溝通。蕭宇在信中寫道:“諸葛兄,前線一切準備就緒,將士們士氣高昂,定不負國家和百姓的期望?!敝T葛逸迅速回信:“蕭將軍,后方安穩,物資充足,全力支持前線。愿此戰大捷,山河永固?!?br/>
隨著月圓之夜的臨近,整個中原王朝屏住了呼吸,嚴陣以待。一場決定國家命運的大戰,即將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拉開帷幕,而蕭宇、諸葛逸和全體中原兒女,都已做好了殊死一搏的準備,他們將用鮮血和生命,捍衛國家的尊嚴與領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