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風云詭譎隱危機,攜手共濟破困局
萬邦盟會在表面的祥和氛圍中持續推進,可暗流卻在看不見的地方肆意涌動。隨著對南方島國情報搜集的深入,蕭宇和諸葛逸發現了事態的嚴重性遠超想象。這些島國不僅在擴充軍備,還與西方一股新興的海上勢力暗中勾結,那股勢力野心勃勃,妄圖在東方開拓殖民地,而富饒的中原王朝,無疑是他們眼中最大的目標。
與此同時,朝堂之上的爭論也愈發激烈。以趙大人為首的保守派,仍在不遺余力地反對進一步對外開放與軍事投入。他們在朝會上不斷進言,稱過多的資源投入到對外事務和軍事建設中,會加重百姓的負擔,引發民怨。趙大人滿臉憂慮,痛心疾首地說道:“陛下,如今四處大興軍事,國庫日漸空虛,百姓賦稅加重,長此以往,恐生民變啊!”
蕭宇面色冷峻,上前一步,聲音洪亮且堅定:“趙大人只看到眼前的些許賦稅,卻未看到國家長遠的安危。若此時我們退縮,一旦外敵入侵,百姓將陷入水深火熱,國家社稷更是危在旦夕。當下投入,是為了日后的太平,為了子孫后代的安穩生活。”
諸葛逸也神色凝重地補充:“陛下,臣以為,如今當務之急,是既要安撫百姓,又要加強國防。我們可優化賦稅征收,減免受災地區和貧困百姓的稅負,同時加大對農業和商業的扶持,促進經濟發展,以充實國庫。”
新皇認真聆聽著雙方的陳詞,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緩緩開口:“二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諸葛愛卿,賦稅與民生之事就交由你全權負責;蕭將軍,沿海軍事防御務必加強,不可有絲毫懈怠,定要保我朝平安。”
領命之后,諸葛逸立刻著手改革賦稅制度。他深入民間,詳細了解各地的經濟狀況和百姓的生活疾苦。在調查中,他發現一些地方官員在賦稅征收過程中存在貪污腐敗、徇私舞弊的現象,導致百姓怨聲載道。諸葛逸對此深感痛心,他決定從整治吏治入手,嚴厲打擊貪污腐敗行為,確保賦稅征收的公平公正。
他選派了一批清正廉潔、能力出眾的官員,組成巡察小組,奔赴各地進行調查。巡察小組每到一處,便張貼告示,鼓勵百姓舉報不法官員。對于查實的貪污案件,諸葛逸絕不姑息,無論是誰,一律依法嚴懲。一時間,官場風氣為之一振,百姓對朝廷的信任也逐漸恢復。
在優化賦稅方面,諸葛逸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差異化的稅收政策。對于受災地區和貧困地區,他大幅度減免賦稅,并發放救濟物資,幫助百姓渡過難關;對于商業發達的地區,則適當調整商稅,鼓勵商業發展,增加財政收入。同時,他還推行了一系列便民措施,簡化賦稅繳納流程,讓百姓能夠更加便捷地履行納稅義務。
蕭宇這邊,也在緊鑼密鼓地加強沿海防御。他親自率領軍隊,沿著海岸線進行實地勘察,根據地形和敵情,重新規劃了軍事布局。在重要的港口和戰略要地,他增派了重兵駐守,并修建了堅固的防御工事。為了提高軍隊的機動性和反應速度,蕭宇還組建了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負責沿海地區的巡邏和應急支援。
為了應對可能來自海上的威脅,蕭宇與云樹燈、盒子木密切合作,加快新型武器的研發和裝備。云樹燈和盒子木日夜鉆研,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改進,終于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的火炮。這種火炮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威力更強,能夠對敵方的戰船造成巨大的威脅。蕭宇立即下令批量生產,并將其配備到沿海的各個軍事據點。
除了軍事和經濟方面的應對措施,蕭宇和諸葛逸還意識到,外交手段同樣不可或缺。他們商議后,決定派遣使者前往與南方島國勾結的西方勢力所在國,試圖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使者帶著新皇的親筆書信和豐厚的禮物,踏上了漫長的旅程。
在西方勢力的朝堂之上,使者慷慨陳詞,闡述了中原王朝的立場和誠意。他強調,中原王朝一直秉持著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原則,希望能夠與各國友好交往。對于南方島國與西方勢力的勾結,中原王朝表示遺憾,并希望能夠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避免戰爭的爆發。
然而,西方勢力態度傲慢,對使者的提議置若罔聞。他們不僅拒絕了和平談判的請求,還對使者進行了威脅和恐嚇。使者毫不畏懼,堅守立場,據理力爭。最終,使者雖未能達成和平談判的目的,但他的堅定和智慧,讓西方勢力對中原王朝有了新的認識。
面對西方勢力的強硬態度,蕭宇和諸葛逸并未退縮。他們深知,戰爭或許不可避免,但他們有信心、有能力保衛國家的安全和尊嚴。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蕭宇和諸葛逸再次相聚在皇宮的密室中。密室里燭火搖曳,映照著他們堅毅的面龐。
蕭宇神情嚴肅,說道:“諸葛兄,看來戰爭已迫在眉睫。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讓敵人有來無回。”
諸葛逸微微點頭,目光堅定:“不錯,蕭將軍。雖然前路艱險,但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就一定能夠戰勝敵人。我會在后方全力支持你,確保前線的物資供應和百姓的穩定。”
二人緊緊握手,彼此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勝利的堅定信念。他們深知,即將到來的戰爭將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但為了國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幸福,他們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中原王朝的尊嚴和領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