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苗疆
加上親衛團、后勤團、攻城營,合計戰兵人數達一萬五千人。
再加上隨軍家屬,總人數已有兩三萬。
蕭部如今民族成分復雜,以漢、壯族居多,還有苗、瑤、侗等七八個民族。
蕭云驤召集全體軍官,規定軍中通用語言為漢語官話,用人唯看做事,不論個人民族屬性。
不分民族,有功必獎,有過必罰,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絕無偏私。
每班士兵每晚睡前,集中學習漢語官話與識字,以太平軍各項軍規軍紀為教材。
還定期考核,未達標的班排,行軍時要為后勤營背負物資,以示懲罰。
軍中若有人以民族名義煽動鬧事,一律嚴懲。
曾水源督促各部軍法官,務必將蕭云驤指示貫徹到基層,不得違抗。
蕭云驤愈發頻繁地深入基層,與各族士兵深度交流。
各族經數百年雜居,大多能聽懂當地漢語方言,蕭云驤憑借前世超強語言天賦,倒也不至于交流困難。
三日后,太平軍全員離開松桃城,向四川省重慶府酉陽州秀山縣進發。
滿清時期,酉陽府是四川與湖北、湖南、貴州三省交界的戰略要沖。
貴州入川有四條要道,其中兩條交匯于此。
一條是烏江水道,即從貴州東北部的思南府,沿烏江而下,經沿河進入酉陽。
此段水道多處灘險水急,是貴州貨物出山通道,卻難以作為大軍入川的選擇。
第二條便是蕭部太平軍此刻所走之路,即經松桃進入秀山,過酉陽,向西經彭水,直抵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