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比亞迪的底線
目前比亞迪的研發方向仍舊是逐步從磷酸鐵鋰向三元鋰電過渡,提供車輛續航的同時,探索混動技術的能效優化路徑,為DM-i奠定基礎。
第三代DM技術雖然已經搞出來了,但不得不承認離預期的目標還差得很遠。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
“542戰略”(5秒加速、4驅、2升油耗)雖然在紙面數據上達到了,但虧電狀態油耗約8-10L/100km,與宣傳的“2L油耗”差距較大,實際使用經濟性不足。
而對比同款燃油版的汽車,使用了第三代DM技術的混合動力車型貴了10萬元。歸根結底,復雜的三擎結構導致制造成本高,終端價格缺乏競爭力。
剩下一些小毛病也遠未得到控制,比如油電切換時存在頓挫感,噪音振動控制不佳。
與同期榮威eRX5、傳祺GS4PHEV等競品相比,別人家油耗更低,價格更低。
總而言之,王傳福自己對即將上市發售的新車型“唐”“秦”都沒什么信心。
比亞迪內部的關門會已經改變了措辭,將第三代DM技術定性為“小眾市場下的技術試金石”。
王傳福嘆了口氣:“本來這場合作像是一對勢均力敵的家族聯姻,但眼下對方身價暴漲,我們在家里沒了家庭地位,眼瞅著媳婦兒要跑,卻拿不出好東西拴住媳婦兒的心。既然這樣,那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只要不是真離婚就行。”
好死強過賴活,一旦合作終止,比亞迪的股價首先要閃崩,而且勢必要被消費者打上不靠譜的標簽。
硬要形容的話,就像后來的塞力斯。
如果華為直接撤退跑路,終止合作的話,塞力斯勢必要閃崩。
“定了?”哥哥追問。
“定了。”王傳福點了點頭,下定了決心。“明天就按照這個想法去談吧,我看陳平江這人也還行,不至于翻臉不認人。但我的底線就是產能不可能全部給九州S1,一旦全部給他,我們自己的車怎么辦?難不成比亞迪真成了別人家的代工廠,那樣我們以后還有什么未來?而一旦我們淪為打工仔,自己喪失了驅動力,那才真是災難,到那時候一起坐下來談判的本錢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