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汽車的鄙視鏈
“怎么回事?怎么人都在往東邊去呢?”
“不知道啊,剛才人還挺多的,這會兒眼瞅著就走光了?!?br/>
“我知道,說是陳平江來了,并且他的九州汽車發布了第一款suv的概念版?!?br/>
“真是一群瘋子,來個陳平江都跑去看了,里三層外三層看個鬼啊?!?br/>
“嘿嘿,陳平江又如何,難不成有三頭六臂?說到底只是個玩互聯網的,最多也能造個手機,還想把車玩明白了?”
“奎總,誰不說呢?陳平江也要尊重客觀規律,車可不是那么好造的?!?br/>
某國產合資展臺,一群銷售圍在一起熱絡的聊了起來。
這一幕同樣也發生在其他展臺。
鄙視鏈這玩意在各行各業都逃不開,汽車行業也是如此,而且是最軟骨的鄙視鏈——進口車鄙視合資車,合資車鄙視國產車。
廠家如此,消費者也如此。
這條鄙視鏈的本質原理就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進口的純正血統排頂端,合資的混血兒在腰部,國產的原住民則在鄙視鏈底層,見人矮三分。違背高價車鄙視低價車的正常原則,一輛十萬的合資車能舔著臉鄙視一切四十萬以下的國產車,且振振有詞。不服?“三大件拿出來溜溜??!”“幾年后看你還笑得出來”讓支持國產的人一口老血悶喉頭,招誰惹誰了我!野百合還有春天呢,怎么國產車就熬不出頭了!能不能有點民族傲骨?
而進口車則同樣無視價格,理直氣壯地鄙視合資車。有網友聊起一個開二十萬進口飛度的,對著他四十萬的華晨寶馬開口就是一頓鄙視,愣是把他給氣樂了。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幾條鄙視鏈。
最功利鄙視鏈——一線品牌鄙視二線品牌,二線品牌相互鄙視。
最保守鄙視鏈——傳統燃油車鄙視一切除特斯拉以外的純電動車。
九州精準的踩在了每一條鄙視鏈上。
國產品牌、新廠商、還是電動車。
也難怪會被人看不起,要不是今天陳平江親自來站臺,結果還真不好說。
然而說歸說,每家車廠都頗有默契的安排一兩名銷售換上便服,悄悄的沖著九州汽車展臺涌過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