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自己航天公司如何起步?
而且目前全球也沒幾個國家大力投資這玩意。
比起國家頻繁出手,成立芯片基金,國內對航天的扶持幾乎沒有。
這并不是錯誤的,相反還是正確的。
從個人角度,甚至企業角度來看,航天確實是個風口,也是個藍海市場,但當今人類社會需求最大,發展最快的產業并非航天,而是電子信息產業。
電子信息產業從誕生至今養活了多少個巨頭?隨便舉幾個例子,ibm,微軟,英特爾,amd,谷歌,蘋果,高通,華為,這還是短時間內能想到的,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公司。
而航天呢?
一個spacex就可以吃掉全球90%的市場。
一旦陳平江涉足民營航天,就是真刀真槍的和spacex對壘了。
說白了,電子信息產業可以下沉到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但是航天做不到,至少五十年內做不到。
很簡單,人人都需要電子產品和信息服務,但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衛星,也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能把太空旅游當成常態消費,因為航天成本再低也不可能低到這個地步。
這個世界終歸還是窮人多。
只做富人的生意可以讓一家公司活的足夠滋潤,但能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從來都是那些服務大多數人的行業。
這就是為什么現代社會的新興巨頭企業幾乎都會搞消費者業務。
因為一個很反常識的事實是,窮人的錢比富人的錢好掙。
陳平江從來不覺得航天這塊能和電子信息產業相提并論,這條賽道注定是孤獨且漫長的。
大疆尚且可以通過自己的獨立創造出一個無人機消費市場,但航天這塊真的沒可能。
或許等到未來電子信息產業飽和了,需要新的增長點了,彼時科學技術也日異月新,才是航天發力的時候,在那之前,陳平江要做的是不掉隊。此時,畢竟還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