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陳顧問發大招
“在太平洋對岸,Costco和山姆走的是精品路線,國內的沃爾瑪家樂福走的是大而全的路線,我們遠方也是如此。品類選擇上,遠方應當和傳統商超有一些差異化,將產品品類高度細分,做一些小眾、高檔、超出主流客戶預算水平的商品,用產品引導客戶消費升級。
第二點,自采模式。目前國內大型連鎖超市都是以后臺利潤模式為主導的,賺的不是消費者的錢,而是廠家的錢,通過向供貨商收取名目繁多的通道費,比如入場費、陳列費、促銷費等等來賺錢,但廠家又會把這部分費用算到成本里,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自采模式的優勢就在于溢價和定價的能力轉移到了我們的手中,所以自采商品的毛利通常就會更高,只需要保持巨大的銷售量和高周轉率,我們在采購的時候就可以保持很強的議價能力,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當聯系一些本地企業聯采,同上游才壓價。”
哄!
陳平江的言論震碎了一地的眼鏡,產品細分引導客戶消費升級還可以理解,改變盈利模式是什么鬼?
但這些人不得不佩服,眼前這個年輕人才是個大一的大學生,居然對大型超市這塊也門清。
何治宇眼前一亮,現在租金、人工都在漲,但是售價不敢漲還要打價格戰,利潤不高的情形下,只能通過向供應商收取通道費來提高自身的利潤率。但是遠方超市在通道費這塊是要比家樂福、沃爾瑪收的少的,原因是沒人家牌子大,銷量高唄。
所以進貨價差不多的情況下,通道費收的少,自然利潤率比競店低。
陳平江的提出的自采模式等于換一條賽道,老子通道費收的少是吧?那我干脆不收,你把采購價給我打下來,采購量越大,采購價格下浮越多,遠方超市的利潤率也就隨之上漲。
“第三,創建自有品牌。自有品牌不僅利潤更高,人無我有的優勢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消費者對遠方超市的品牌認知度與忠誠度,我們完全可以在超市內開自己的烘焙、生鮮、飲料、保健品、生活用品等等各種品牌,很可能以后消費者來遠方超市就是沖著這些自有品牌而來。
第四,自由品牌有了,遠方超市的品牌力也上來了,我們開始做電商,形成完美的閉環。”
一番話說完,陳平江口干舌燥連喝了幾口礦泉水。
會議室里沒人說話,所有人都在緊鎖眉頭仔細回憶分析陳平江剛才的發言,說一句振聾發聵也不為過。
從傳統大型超市模式變成自采自營模式,利潤高了,提高員工待遇,要求他們提高服務質量,服務質量好了,吸引更多的客戶,給自采自營帶來更大的銷量。
“簡直是妖孽啊,跟他一比,我白做十來年超市了。”有人小聲朝著旁邊同事嘀咕。
“我也服了,難怪何總愿意花八十萬請他來。”
最早質疑陳平江的股東老江臉上表情不停的變,既震驚又佩服同時也為剛才懟陳平江感覺臉紅。
“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