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誰入地獄——元君廟仰韶墓地
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就這樣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就算他這一年多來,見過不少師長,見過不少前世只能在文章著作里面提及的老前輩,這一次,再次見到張先生,他依舊感慨不已,能夠跟這些先生們生活在同一個年代,真好。
因此,對于張先生,他天然就有一種親近感。
沒有錯,作為吉大考古專業的負責人,張先生也是這一次古文字成立大會的發起人之一,早在他們到南湖賓館的第一天,就見到對方。
不過當時熟人太多,蘇亦只是小透明,張先生也只是簡單跟他一下招呼,并沒有私下接觸的機會。
這一次,他們被邀請過來吉大做演講,跟張先生交流的機會就多起來了。
在文科樓休息室內,他跟高銘鄒恒兩位先生幾乎都被吉大考古專業的老師圍在中間。
跟北大考古專業的豪華陣容相比較,吉大考古專業此時的師資,顯得較為單薄。
張忠培先生講新石器考古、林沄先生講商周考古、李如森老師講戰國秦漢、魏存成老師講隋唐、除了考古學幾大段課程外,姚孝遂先生講古文字、張博泉先生講東北史、王可賓先生講原始社會史、羅繼祖先生講文獻。
當然,這種單薄是相比較北大的,這個陣容,放在同時的全國高校,已經很豪華了。畢竟除北大之外,國內的高校,也都是這一時期創辦考古專業,有的學校連師資都沒能配齊。
而且,這些先生,用蘇亦前世的眼光看來,一個個都是頂級學者。
張忠培先生就不說了,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考古學人,絕對的領軍人物。
林沄先生師從于省吾先生,也是后來吉大考古的領軍人物。
姚孝遂、張博泉、王可賓、羅繼祖極為先生,則各有各的來歷。
不過四位先生,只有姚孝遂先生在場,他是于省吾先生的研究生,又是教古文字的,高銘跟鄒恒兩位先生都沒有離開,他也姚留下來作陪,要知道當初吉大考古專業能夠建立,也得到他的不小支持。
此外,吉大考古教研室的支部書記李木庚先生也在現場??吹教K亦,這位先生也很熱情,還問蘇亦對吉大的印象怎么樣,以后畢業以后有沒有考慮到東北工作。
問得蘇亦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好在張先生笑道,“李書記,你想多了,蘇亦同學到時候畢業,你覺得宿先生舍得讓他離開北大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