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唐卡藝術的歷史演變
他頂多查缺補漏,講一些非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同學們未來去敦煌實習的時候,會有機會接觸到的。此外,想要研究敦煌藝術還可以通過敦煌絹畫入手。因為斯坦因跟伯希和的關系,敦煌絹畫大量流散海外,大英博物館跟吉美博物館都有收藏。這部分,我之前在跟同學們做敦煌學課堂導學的時候,就曾經講過敦煌文物海外百年流散史,講述著咱們國內學者歷經千辛萬苦把這些資料抄寫回來的歷史。所以,這部分我就不再贅述了。”
當然,想要研究這個時代唐卡藝術,除了敦煌莫高窟之外,大昭寺跟桑耶寺都是極為重要的歷史遺跡。
這些地方,只要親自到達現場,才能夠領略它們的藝術之美。
吐蕃王朝時期的唐卡藝術,蘇亦不再展開。
開始進入第二個時期。
“這個時期,我歸納為融合期,也是吐蕃分治時期。”
對此,同學們又有新的疑惑。
“小師兄,吐蕃分治時期?是什么意思?這個時期,不屬于吐蕃王朝了嗎?”
顯然,同學們對吐蕃史確實不太了解。
蘇亦解釋,“朗達瑪死以后,他的兩個兒子開始爭權,整個王朝迅速分成兩派,再加上地方將領擁兵自重,彼此攻伐。王室式微,藩屬部落紛紛脫離吐蕃的管轄。緊接著一場奴隸平民大起義爆發,整個王朝分崩離析,從此解體。然后就是大混亂時期了。我把這個時期稱為吐蕃分治時期,也屬于唐卡藝術的融合期。”
其實,吐蕃王朝分崩離析,分裂成若個小邦,從此吐蕃地區進入了割據勢力時代。
藏傳佛教因為朗達瑪滅佛進入百年黑暗時代,卻并沒有真正滅亡。
反之,吐蕃王室的覆滅及社會上的大動蕩給以后藏傳佛教的復興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吐蕃史只是背景解釋,想要研究唐卡歷史,還是要從佛教史入手。
因此,蘇亦說,“11世紀前后,下路弘法和上路弘法先后反哺衛藏,使得佛教重新在雪域興起,接著,印度僧侶東來,XZ僧侶西行,各教派紛紛建立,并與地方政權相互結盟,佛教再度興盛。隨著佛教的全面復興,唐卡藝術在雪區各地紛紛興起。”
。
然而,這話一出來,同學們滿臉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