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古代建筑
至于為什么宿白先生能講古代建筑,主要也是受到梁思永的影響。
1947年,梁思成先生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建筑史”,宿先生前往旁聽,隨之對中國古代建筑產生了興趣。不過,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先生在北京大學講授的中國古代建筑,是“專為學考古的同學開設的”,不同于一般的中國古代建筑史。
宿先生也不僅僅是旁聽那么簡單。
他比北大史學系其他學生更加具有學習古代建筑的功底。
因為他會素描。
當年,他跟隨向達先生讀研以后,就被向達先生推薦去跟董希文學習素描。
再加上,他對的石窟寺建筑有著深厚的研究,再去研究古代建筑,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轉變。
除此之外,宿先生的古文基礎很好。有著深厚的古籍基礎。
古代學者對照實物整理了宋代和清代的兩部官式建筑的專書,即《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這個工作給研究官式建筑的歷史敞開了大門。
有兩部,一是《營造法式》,可參看梁先生的注釋,《營造法式注釋》只注釋了《營造法式》的一部分,大部分梁先生未涉及,因而也還需要看原書。
二是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 可先看梁先生的《清式營造則例》。
甚至還可以梁思成《中國古建筑調查報告》。
梁先生的這些著作,宿先生都有涉及。
再加上,宿先生早年間寫《白沙宋墓》發掘報告的時候,搜集過不少的古代建筑資料,這樣一來,開設這門課程,對于宿先生來說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甚至到了后來,宿先生還出版過自己的專著《中國古代建筑考古》。
這種情況下,讓蘇亦對宿先生的這么課程充滿期待。
更加讓蘇亦意外的是,他們這堂課并不是在文史樓的教室內上,而是直接去博雅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