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湯恩男孩與露西少女
除了南方古猿,還有柳城巨猿。
這部分屬于大部分人的知識盲點,都很疑惑,為什么會在河宕遺址出現這些。
尤其是柳城古猿這些。
見到王老有些疑惑,梁釗韜開始解釋,“56年8月,廣西柳城的農民覃秀懷在愣寨山一座溶洞中偶然發現了一塊與形狀與人類下頜骨非常相似,但是個體卻大得多的動物骨骼化石。恰巧,當時,裴文中教授就是在廣西考察,立即就引起他的高度重視。裴教授,立即率領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華南調查隊前往調查。”
“作為第一個北京猿人完整頭蓋骨化石的發現者,裴老對古猿古人類的化石有這天然敏銳的嗅覺,一把整塊下頜骨掂在手中,就感覺到其中沉甸甸的重量。于是,讓覃秀懷帶路,考察隊再次進入那座溶洞。當時,賈蘭坡教授也在其中,有了兩位教授帶隊,很快,就有了大發現,在眾多的古動物化石當中,考察隊又找到了另外兩枚相同的下頜骨化石。”
“根據推測,這三枚與人相似的下頜骨化石來自于六十萬年前的一種古猿,這是一種介于人和猿之間的一種高級靈長類動物,其身高超過兩米,科學界稱之為‘巨猿’,對于研究我國的古人類起源擁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說到這里,梁釗韜教授總結,“蘇亦同學能夠把柳城巨猿放在這里,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種橫向類比,在論文中多有引用,但在展覽中卻很少。南方古猿,柳城巨猿,再加上,南猿阿法種,非洲種,國內外的古猿與古人類化石的發現成果類比,更能直觀的反應出來人類起源的問題,就是這種工作需要查閱大料的資料,普通人很難完成,甚至,如果不具有人類學學科背景,很難完成這樣的策展。”
言下之意,就是這活不是普通策展人能干的。
甚至有種人類學家的驕傲。
說到這里,生怕王老他們這些非人類學出身的參觀者不了解情況。
梁釗韜解釋道,“一般來說,學界把南方古猿稱為人類的祖先,然而,在南方古猿之前,是有森林古猿以及臘瑪古猿兩種古猿,而,臘瑪古猿也被稱為森林古猿一個分支,所以,蘇亦才在素描作品中,把臘瑪古猿與人類口腔的比較圖畫出來,其中,還加入猿(黑猩猩)三者的口腔比較圖,這種比較非常直觀,在一般的陳列展覽不可能看見的類比,應該屬于首創了。”
這種類比,在后世的展覽中,司空見慣,然而,在七十年代末,卻填補國內空白。
具有非常超前的意識。
難怪屬于一見到,就動容不已。
一聽到梁釗韜教授提到國內首創。
眾人望向的蘇亦目光一變再變。
尤其是古運權滿臉復雜,他跟梁釗韜教授私交匪淺,知道梁教授不輕易夸人,如此這般夸贊蘇亦,可見對其是何等的欣賞。
然而,梁釗韜教授對蘇亦的夸贊并沒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