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關興的偉大目標
“至于后面,我準備將學校分為小學,中學,大學三個等級,目前拿筷子在地上畫的就算小學生了,小學生每月進行一次月考,每半年進行一次期考,每三年進行一次升學考,通過考核的升入中學。”
“中學生同樣進行考試,三年后考入大學繼續深造,目前就這個,后面的還沒想好。”
“學校既是教育的圣地,也是篩選的篩子,通過考試的方式將優秀人才篩選出來繼續教導,至于那些實在學不進去的,綁在學校也沒用,不如放歸社會,去干點其他的。”
有句話關興沒說,他是準備將大漢帶入工業時代的,想進入工業時代就得建立工廠,建立工廠就需要大量的工人,工人跟農民不同,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至少得有個小學文憑不是。
將大漢帶入工業時代是個耗時費力,甚至短期內難見成效的事情,但關興不怕,他有的是時間,初步給自已定的期限是三十年。
歷史上的原主雖然死的早,但他喝了這么久程老頭的藥,不至于跟原主一樣短命吧?
他不需要長命百歲,只要能活六十就夠了。
他雖說的輕松且有所保留,王甫卻聽的兩眼放光,激動說道:“小學中學大學,將教育分成三個層次,適合讀書的繼續深造,不適合的放歸社會,這確實是個好主意?!?br/>
“而且放歸社會的庸才讀過幾年書也算識文斷字,就算回鄉種地也會比大字不識的父輩強出不少。”
“少將軍,這是利在千秋的事情,完全可以一試,我這就挑選府邸建立學堂,你等我好消息?!?br/>
建業的環境比烏傷好太多,要知道江東士族大多都隨呂蒙撤去了荊州,人雖離開,府邸和莊園卻沒帶走,這些府邸莊園完全可以充當臨時學校,不至于讓學生連個教室都找不到。
而且王甫也不缺辦學資金,江東士族留下太多財富,短時間內是完全夠用的。
條件有了,自然要擼起袖子大干了,因為對王甫來說,此事干成的好處太大了。
首先可以培養出無數門生,將來見到劉備,憑借這份功勞完全可以官升三級,甚至進入朝廷中樞。
其次真到桃李滿天下的那天,自已恐怕也能成為孔子那樣的至圣先師,受到后世敬仰。
至圣先師的目標有點遙遠,但被尊為教育界始祖,建廟供奉還是有可能的。
既能升官發財又能被后人敬仰,這種名利雙收的事情有什么理由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