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關興的偉大目標
關興笑道:“他請我晚上到他家赴宴,說是增進一下兄弟感情,我倆現(xiàn)在畢竟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嘛,老跟以前一樣僵著也不好,你說對吧?”
“呃……”王甫明白了,這是要邀請他去周府跟孫魯育幽會啊。
不出意外,晚上關興就能見到他的未婚妻了。
關興與孫魯育的婚事目前整個建業(yè)都知道,唯獨關興這位新郎不知道,想想也挺搞笑的。
王甫笑道:“離天黑還有段時間,要不咱們聊聊?”
關興說道:“進大廳聊吧,桌上還有些我跟周循吃的剩菜呢,咱們邊吃邊聊。”
王甫:“……”
請我吃剩菜,你咋好意思開口的?
他原本還對隱瞞關興婚事的事有些愧疚,現(xiàn)在好了,心安理得了。
兩人并肩走進大廳坐定,王甫直奔主題道:“少將軍,是這樣的……”
聽完講述關興一陣咋舌,誰說古人蠢的,這不挺精明的嗎?
大漢朝廷非常清楚讀書的重要性,也清楚知識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的危害性,所以立國至今一直都在創(chuàng)建學堂推廣教育,試圖通過培養(yǎng)更多讀書人的方式來稀釋掉士族在教育界的占比,畢竟讀書人越多,朝廷的選擇就越多嘛。
鑒于此,大漢在教育方面一直都是很開明的,甚至被稱為皇后之冠的鄧綏鄧太后還創(chuàng)辦過女子學堂,建立的“元初學宮”更是開了男女同校的先河。
沒錯,男女同校不是后世才有的,鄧綏太后主政的時候就有了,只是沒堅持下來。
先輩都如此開明,關羽王甫等后輩自然不會墨守成規(guī)。
弄明白原委,關興心酸的說道:“王叔你有所不知,在烏傷的時候無人可用,想干點什么根本找不到合適的人,所以才動了創(chuàng)辦學堂自已培養(yǎng)的念頭。”
“我原本是打算創(chuàng)辦漢軍講武堂,挑選千八百人集中教導的,但烏傷的情況你也知道,要啥沒啥窮的都快尿血了,我想給學生上課連個教室都找不到,所以就怎么省錢怎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