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兵分七路
故而,清定便依舊讓伊勢北畠家擔任伊勢國司,分別將北畠晴具、北畠具教父子的官位升至正三位參議、從二位中納言兼伊勢守,以及許可長野工藤家成為伊勢北畠家旗下大名。
不僅如此,清定也沒有忘記小倉宮恒圣這個南朝皇嗣。
在踐祚典禮結束以后,清定便奏請正親町天皇授予小倉宮恒圣親王宣下、準三宮宣下,還讓其出任正三位大宰帥之職,算是將大覺寺統小倉宮一脈恢復親王的家格,也讓南朝皇嗣得以重見天日,避免大覺寺統一脈的皇嗣斷絕。
在上杉清定、近衛前久二人的努力下,使得位于岐阜城的這個朝廷框架已成。
兩官(太政官、神詆官)八省之中除了清定本人兼任的中務高官官中務卿以外,其余七省的次官、判官皆無空缺。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而且,與以往歷代天皇最為不同的是,朝中的公卿、殿上人等身居高位之人,除了近衛前久、北畠晴具、北畠具教、千種忠治、曲直瀨玄朔等人以外,絕大部分是武家出身。
之所以清定會選擇將岐阜城作為方仁親王舉行踐祚典禮之地,是因為稻葉山城一帶很早就被世人稱之為岐阜。例如與齋藤家、武田家關系非常密切的高僧快川紹喜就曾經以“護阜快川”來自稱。
在另一個次元中,后人之所以會對織田信長改名“岐阜城”牽強附會,是因為有周文王“鳳鳴岐山,再造社稷”的意思——相傳文王時鳳鳴岐山,乃有周室八百年興昌之兆,鳳凰也因此成為圣君、明君的象征,鳳凰的出現,也意味著君臣和合、百姓安樂。
清定也就打算討個彩頭,讓方仁親王在岐阜城之中舉行踐祚典禮,以示順天應人。
面對有著擁立之功的上杉清定所請,才踐祚登基不久的正親町天皇自然是不會反對的,畢竟他眼下還要指望著上杉家來討伐偽朝、撥亂反正、重歸正統,自然不會拒絕他的請求。而且,清定又沒請求自己去授予小倉宮恒圣這個南朝皇嗣出身之人享有世襲親王之權,加上小倉宮一脈人丁稀少,自己都不需要去打壓,也用不了多久就會陷入絕嗣的窘境,屆時還能讓自己的子嗣進行過繼,還能搏得一個好名聲。
在正親町天皇看來,自己將親王宣下、準三宮宣下授予小倉宮恒圣甚至還能惡心一下謀朝篡位的伏見宮貞敦、伏見宮邦輔父子,可謂是一舉多得。
至于朝廷的運作,正親町天皇就只能當個甩手掌柜了。
因為,岐阜城的這個朝廷表面上是由近衛前久、上杉清定兩個人說了算,而實際上卻是由上杉清定一個人做主。
太政大臣近衛前久享有內覽之權,職權就等同于關白。
但近衛一族自從與足利將軍家、三好家、六角家產生對立后逃出京都,名下的莊園也都被各地大名侵吞殆盡。若不是上杉家擊敗朝倉家,壓制了越前一國全境后,丹生郡的鲇川莊、足羽郡的宇坂莊等近衛家位于越前境內的莊園也不可能失而復得。
所以,素來親近上杉家的近衛前久可不會在沒有槍桿子的情況下與上杉清定在政見上產生對立。他的志向是讓近衛家這個五攝家筆頭獨占攝政關白,并進而讓親近衛家的公卿壟斷所有要職。
畢竟忠臣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