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出口
秦一隅曾經在這首的評論里回復過,自言自語那樣寫著:寫的貝斯線沒一個合適的。
大概是為了團隊和諧,這樣略帶抱怨的話,后來被刪除了。
但南乙一直記得。
他把那首demo聽了無數遍,騎車時聽,寫作業的時候聽,睡覺也聽。后來在某個失眠的午夜,他抱著琴跑到小區天臺,用二十分鐘寫出了一條貝斯線。
下來的時候,指尖都凍僵了,手心卻很燙。
盯著自己的手,雨聲漸起,思緒也從那個冬夜,回到這間出租屋。
他沒說話,拿手機播放了這首demo,手指也輕按在琴弦上。
聽到最熟悉的吉他編排,秦一隅怔了怔。
幾分鐘前,他擺出一副“來打動我吧”的姿態,想象著南乙會選擇的曲目。腦中過了無數首,卻怎么都沒想到會是這一支。
這是當年他寫給媽媽的歌。
Demo的編排風格接近Midwestemo和數搖,吉他節奏跳躍。鼓的不對稱錯位編排也是秦一隅提議的,但當初,許司給的幾條貝斯線他卻始終不滿意,律動不對,只是附在吉他上,像沉重的錨,將整個旋律氛圍往下拖拽。
因此,他最終沒有將貝斯放進demo里,也沒有將這首歌做成成曲。在音樂方面他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不行就是不行,差一點也不想要,何況是這么特殊的一首。
可此時此刻,當南乙的貝斯進入的瞬間,一切都不一樣了。
他心中某一處塵封已久的灰色角落,忽然被點亮。
是死灰復燃的感覺嗎?
和之前所有的bassline都不同,從第一秒,南乙就拋出了堪稱華麗的雙手點弦技法,抓耳到極致,點弦之間穿插節奏感十足的slap,毫不沉悶,律動感奇佳。
只花了十幾秒,獨特的貝斯基調就被打下,并非只是墊著,做托底,做陪襯。
而是毫不掩飾地與他的吉他拉扯、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