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靶心
失聲并非唯一的后遺癥——后來幾乎每一次過馬路,站在斑馬線前,南乙都會出現幻聽。
但他不認為這是什么大毛病,所以沒有再訴說給本就疲累的父母。
時間拖著他往前走,原以為上了初中,一切會有所改變,卻發現只是踏入更深的深淵。
入學不久,他就遭遇了校園霸凌。
施暴者是年長他3歲的初三學生,名字叫陳韞。
起初,對方只是言語上的譏諷,羞辱他尚未發育的個頭,也拿他與眾不同的眼睛開玩笑,后來,他唆使南乙的同學孤立他,丟掉他的書,撕碎他的作業。
當南乙開始反抗,矛盾便從此升級。他被逼在廁所,被羞辱和毆打。
他從同學口中聽聞了惡意的源頭,原來只不過是陳韞追求的女生喜歡他,這傷及了自尊。
而寡言不合群、突出的成績、尚未發育的身體太過瘦小、難馴的個性……這些都變成了被欺負的理由。
事情原本只是停留在霸凌的層面,直到某一天,他無意間看到了接陳韞回家的人。
就是當初那個肇事者——陳善弘,他甚至穿著和那天類似的花襯衫。
南乙無法忍受,瘋了似的騎車追逐那輛保時捷,最終重重地摔在馬路邊。
可笑的是,當他第二天如惡鬼附身般沖到高年級的教室,揪住陳韞的領口,想要質問的瞬間,他差一點又失聲,過于激動,只能嘶啞地喊出幾個字。
“殺人償命!殺人……”
他永遠記得陳韞當時的眼神,一無所知,懵然不明。他罵了句神經病,其擁躉上前拉開,把南乙狠狠揍了一頓。
原來他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啊。
不知道他爸是個殺人犯,不知道他對他們一家做了什么。
原來死了一條人命、對他們一家天塌了一樣的大事,對陳善弘根本不值一提,甚至不用向自己的兒子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