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政策
然后李恪再出行政策,實行六年義務教育,六年內學雜費全免,這個是強制執行,然后在小學之上再有中學,把那些有能力學習,可以學習的學子培養成技術性人才,之后再發布政令,
堵死那些什么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之類的活,省掉家長大量的心力,二十年后,年青一輩全都上過五年義務教育的大唐,實現不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不但如此,李恪在去年就已經決定大搞基建,花三十年的時間建設基建,國道,府道,縣道,鄉道村村通,這么發達的交通網絡,不能為工業革命是盡快實現加速?
還有就是海外市場的開脫,先不說美洲大陸,單是南亞地區的財富,大量的銅礦,鐵礦,金礦,銀礦,鹽礦,還有香料,橡膠,以及山南都護府的那大量的肥沃土壤,這又是一個重要的糧食產物和各種重要的物資產區。
此外還有安東都護府大量的金礦,瀛洲三島的大量銀礦。
這么多的強心針,這么多的腎上腺素,多處用力,多管齊下,然后所有力往一處使,只要李恪能夠穩住局面,不急于求成,二十年內,第一次工業革命必然爆發。
如今的大唐,除了自身,無人能阻擋他前進的腳步,因為武力上,他已經做到了碾壓,威伏四海。
當今世界上能排得上的大國,都被李恪給半統制了,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人口的占領了。
對于人口的占領,李恪的意思還是讓那些犯官,小偷小摸的,強盜的去填充人口,國內的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還有嶺南道李恪就不打算填充了,
在未來,李恪不打算在這里發展經濟,而是讓他們發展人口,因為這些地方的人口實在是太稀少了,經常是百里無人煙。
人口密度是關內道,河東道,河南河北道的十分之一,這么少的人口,根本無法發展經濟,所以李恪在未來二十年的政策,就是關內道優先發展,之后再輻射劍南,山南,河南,河北河東和淮南隴右七道。
在努力發展工業的同時,也要經常性的植樹造林,讓植被覆蓋面積始終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這是李恪今后對這七道定下的政治紅線。這道紅線,植被覆蓋面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直接罷官,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五十的記過,七十十到六十的中等,七十以上的評優。
這套標準的設立,就是為了不讓他們濫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要知道,自秦漢以來,大河兩岸的水土就開始不斷流失,自唐以后就全面崩潰。
造成了黃土高原的生態災難,李恪不想以后這里一眼望去一棵樹都沒有。
這是極為悲哀的一件事情。
同樣,李恪這道指標的就建立,對于隴右道來說,就是長達幾百年的植樹造林環節了。
北方西南干這些,江南東西道和嶺南道,就是埋頭發育人口了,因為只有有了一定的人口基數,才能發展經濟,百里無人煙的地方,連人都沒有,路沒法走,山上河里還全都是各種毒蟲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