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蒸汽機很難
隨著他大力倡導科學技術,并大力加強這方面的教育,發明創造將不斷出現。
為了保障發明人的權利,激勵更多人發揮聰明才智,專利法就是最好的措施。
“萬歲。”趙工打斷了黃立的思索,“水力鏜床加工汽缸,應該更加精密,也更加堅固。微臣聽說軍工部門就有……”
由于制造武器的需要,在十五世紀就已經出現了水力驅動的炮筒鏜床。
1769年,瓦特取得實用蒸汽機專利后,汽缸的加工精度就成了蒸汽機的關鍵問題。
1774年,英國人威爾金森發明炮筒鏜床,次年用于為瓦特蒸汽機加工汽缸體。
現在的廣州、武昌、南京三大炮廠,馬上還要加上天津炮廠,以及各兵工廠,都制造了水力鏜床,用于加工炮膛槍膛。
但這些水力鏜床還加工不了特大特重的工件,加工精度和速度也差強人意。
所以,明軍現在還是以青銅火炮為主。一來是鋼鐵冶煉的水平還要提高,其次則是加工的技術還不夠高。
“能想到用水力鏜床加工汽缸,趙卿睿智。”黃立贊了一句,說道:“既然需要,那便制造一臺。”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水力鏜床也有改進的空間,你們和機械部可以聯手研究,提升其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
加工金屬圓柱,總不能象切削木頭那般容易。坩堝煉鋼能制造出硬度較高的刀具,但要在鋼鐵上鉆出孔來,也是相當困難。
槍膛的鉆孔加工還比較容易,需要的動力也不是很大。刀具和材料都能夠旋轉,產生相對運動,鏜出精確度很高的圓柱形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