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蒸汽機很難
黃立已經聽明白了工作原理,便微笑著問道:“趙卿以為,問題出在哪里?”
趙工撓了撓頭,說道:“應該是被水冷卻后的汽缸,熱量損失太多,又要重新加熱。如此一來,需要的燃料很多……”
“可有解決的辦法?”黃立輕輕頜首,繼續問道。
趙工顯然已經有了思路和準備,開口說道:“微臣以為,可將汽缸和冷凝缸用閥門分開,也正在進行實驗。還有……”
分離式冷凝器啊,黃立露出笑容,說道:“很好,是個好辦法。”
蒸汽機出現得早,也分為幾個階段。
現在就是早期的真空蒸汽機,蒸汽導入氣缸,再用冷水凝結,形成真空,用另一面的空氣壓力推動活塞。
真空蒸汽機的效率有限,但它們比較安全。因為壓力比較低,在發生損壞的情況時,機器是向內收縮,而不是向外爆炸。
黃立其實已經放棄了短時間內研制出工業蒸汽機,甚至是蒸汽機車的希望。
因為他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個工業體系,涉及到金屬冶煉加工、各種量測工具,以及技術積累和人員的培養等等。
一個穿越者,就算拿著專業書籍,或是能與后世連通信息,也會發現,古代的工業水平,會限制他的發揮。
因為,沒有任何個人可以在某一行業從宏觀設計,到具體每一個零件的生產制造細節都了如指掌。
理論非常簡單,但是具體去制造這個機器的細節中,就會發現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螺孔,螺紋如何加工出來都是令人非常頭疼的問題。
就象瓦特蒸汽機,即便你懂蒸汽機的原理,也很難解決氣缸與活塞密封的問題。
當時的加工精度達不到要求,如果你硬要去解決,那就不得不面對制造新式機床的問題。
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再層層延展剖析下去,各種相關聯的問題又會出現了,差不多就涉及到整個工業技術的發展史了。
為什么百年后,瓦特能夠改良蒸汽機。不否認他的聰明才智,但更重要的是工業發展水平,能夠使他的想法變為現實。
比如更加堅固精密的氣缸,就是借助于剛剛制造出來的,用于鏜炮膛的鏜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