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浮生夢 第22章 幕僚
從護國寺回來后,鐘玉卿非但沒有解開郁結,反而更加愁眉不展。夏侯紓旁敲側擊問了幾次,母親不僅沒有告訴她原因,還推說近來府中事務繁多,自己要忙些日子,讓她沒事不要去打擾她。
夏侯紓尋思著自己手臂上的傷還沒有痊愈,常在母親面前待著難免會露出破綻,既然母親讓自己少去她面前晃悠,她便借著整理琴譜的名義在住處養傷。
此外,她認認真真的還把之前承諾的《阿彌陀經》抄寫了一遍,并親自送到了祠堂里,等著夏侯翖生忌的時候一同化了。
紫衣男子給的藥十分有效,夏侯紓用了三四天,她的傷口就已經開始結痂,約半月有余,便只剩下一道淡淡的疤痕。如果不仔細看,那痕跡就如同被輕微擦傷了一樣,平時包扎好了,再用袖子蓋住,倒也看不出異常來。
反倒是云溪每次看到這個傷口就高興不起來,憂心忡忡的,幾度欲言又止。
云溪一直都清楚夏侯紓那日帶著孫嘉柔去爬山是有意為之。可是當她們看到了那片亂糟糟的竹林時,夏侯紓除了表現出失望和震驚,并未再說其他,她就已經明白了個大概。再后來,通往護國寺的車道修好了,她們便順利下了山,誰也不知道當日究竟發生了什么事。而回府后,夏侯紓的淡然處之更讓她心里十分不安。
事實上,夏侯紓確實是刻意地要忘卻那一段非同尋常的經歷。只有這樣,她才會停止追查那兩個人的身份。而忘掉一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沒有時間去想這件事。
夏侯紓是個愛湊熱鬧的人,眼看著手臂上的傷口漸漸愈合,屋里的琴譜也整理得差不多了,她更是閑不住。趁著天氣好,她便帶著云溪在府中找樂子。
越國公府是在夏侯氏祖宅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隨著后世子孫的興旺發達,宅院也越建越大。從莊重典雅的府門進去,便是一個大海子,深約五六米,約占整個莊園的五分之一。池中常年積水,隨著季節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風光,成了府中一道獨有的景致。夏天,一池碧水荷花香,蜻蜓點水蝴蝶忙;冬天,瓊漿玉液蓄滿塘,清若明鏡映天光。尤其是到了晚上,天空中的星子映在水面上,如同沐浴在池中,因而取名洗星池。
洗星池中心有一座水榭,一條曲廊南北蜿蜒相續,移步換景,直通北邊的花園。花園里亭榭林立、山石錯置、草木繁盛、花團錦簇,十分養眼。花園背面是一片寬闊的青石板小廣場,廣場東西兩側沿著花園各建了一排工整的套院,東為沐春院,西為隆秋院,住著夏侯淵的眾多幕僚。
廣場以北則是一正兩偏、坐北朝南的三座大門。三進深的宅院,正門內沿南北中軸線依次是前堂、中堂和后堂。前堂最宏偉,屋宇高大寬敞,典雅肅穆,廳堂正中懸掛有太宗皇帝親筆御賜家匾,兩邊整齊有序地擺放著樣式考究的黃花梨木家具和瓷器擺件,是議事、待客之地。中堂又稱頌雅堂,是夏侯氏歷代家主寢居之處,屋內裝飾雅致,左右廂房分別為家主的內書房和私庫。后堂為家廟,供奉著夏侯氏各代先祖牌位,長日香火不斷,遠遠地便能聞到一股香燭氣味。后堂以北積土成山,山上蓋了幾間別院,古木參天,藤葛攀壁,乃夏日避暑納涼的勝地。
東偏門內是一排排布局嚴整的別致套院,乃夏侯氏子孫居住之所。各個小院落都是按照主人的喜好布置,因而景色各異。再往后便是一片夾雜著柏樹的竹林和小花園,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將家眷的居所和教育子孫的書塾隔離開來。書塾后還有一道小門,方便坐館的夫子進出。
西偏門內則井然有序地分布著車棚、牲口棚、庫房及仆人住房,丫鬟小廝們進進出出,熱熱鬧鬧,煙火氣息十足。
而整個越國公府最熱鬧的地方,卻是幕僚們居住的沐春院和隆秋院。
閑來無事,夏侯紓最喜歡去這兩處看幕僚們辯論或格斗,也因此經常會聽到一些朝中發生的大事和京中的傳聞與八卦。
最近討論得最激烈的便是當朝天子喜得皇長子,大赦天下之事。
當朝天子獨孤徹,乃先帝第三子,登基七年有余,是南祁開國以來的第六位君主。這位年方二十七的年輕帝王精明強干,仁厚禮賢。在他的治理下,朝政清明,邊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人們都說他有太宗皇帝的遺風,有望創下南祁的另一個輝煌盛世。
然而身為九五之尊的天子,卻也不能事事遂心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