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要征用你的汽車連!
這個年紀的人,只要老家在淮河以南的可能都經歷過。
老葛長嘆口氣,幽幽地說:“我父親已經過世好多年,他就是因為冬天出河工,受涼得了肺癆,沒能治好,不到四十歲就走了。”
韓渝心里很不是滋味兒,哽咽著說:“還有我師父,我師父走那么早,就是因為當年出河工留下的病根兒。”
老葛點點頭,感慨地說:“現在很多地方之所以旱不到、澇不著,都是因為前人把該吃的苦都吃了,該遭的罪都遭了,幾代人挑河工修水利功不可沒!”
“只要當年出過河工的,幾乎有一個算一個都患上了風濕病、關節炎,晚年飽受痛苦。”
首長越想心里越難受,回頭道:“咸魚,你是地方干部,好好干,等走上更高的領導崗位,一定要想辦法建一個挑河工博物館,宣傳老輩們的挑河工精神!我看挑河精神能與紅旗渠精神齊名!”
韓渝正不知道該怎么往下接,葛局沉吟道:“紅旗渠是興修水利,挑河也是興修水利,其實是一回事。”
“可如果沒個博物館、紀念館,再過十幾二十年誰還會記得?”
首長深吸口氣,想想又指指正在取土點施工的挖掘機:“如果清淤一條河,現在一臺機器,一個工人,一天工夫就能完成。如果你師父健在,他會怎么想?難道在你和他之間,從最原始的鍬挖肩挑到現代化、機械化興修水利,短短幾年就像相隔千年?”
是啊,這些年的變化太大了。
剛認識師父那會兒,就想著把001修好,當時誰敢想象會有造價一千六百多萬的陵港拖001?造價六十多萬的新型執法艇,更是跟下餃子似的一連建造了四五條!
至于挑河工,韓渝雖然沒挑過但小時候見過。
事實上直到去年全面整修長江堤防,市里還組織各鄉鎮農民出過河工。
唯一不同的是沒師父當年出河工那么累,不是要挖一條河,也不是要挖多少土加固加高大堤,主要是修筑沿江公路。
最累最苦的土方工程,靠的是機械化設備。
韓渝正想著師父如果健在,并且看到眼前的這一切會作何感想,對講機里突然傳來徐工急促的呼叫聲:“韓書記韓書記,能不能收到,收到請回答!”
“收到,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