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
別人可能要等到瓶頸出現,甚至叫瓶頸卡住脖子多年之后,才想到要轉變,徐懷則是早就看到這點,在初步條件具備之后,就推動落實。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除了低山地區外,倘若能在泌陽、襄陽之間修造一條砂石路,乘坐輕便馬車,能真正實現一日通達,意義有多大。
除了能進一步加大泌陽、云陽對江淮、荊湖地區的商貨輸出外,對襄陽的控制也將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甚至短時間內完全不用考慮司空府遷回襄陽這件事了。
不過,在泌陽與襄陽之間的驛道上,即便不進一步拓寬,僅僅是鋪一層碎石料,成本依舊高得驚人。
劉師望、陳子簫看到工造司拿出來的條陳,泌陽-襄陽大道進行改造,初步估算要投入三百萬貫錢糧,看上去并非完全無法承受,但現在軍資度用太大了。
曹師雄所部已經有從河洛撤出的跡象,即便不發生大的戰事,河洛行營最終能兵不血刃收復整個河洛地區,但后續要在河洛站穩腳,在孟津、鞏義、偃師等地建立防線,少說要額外投入上千萬貫的錢糧進去。
在戰局如此緊迫、軍資消耗如此巨量的時刻,眾人很顯然都不主張額外拿三四百萬去修這條干道——礦區的砂石道可以先修,里程也要短得多,是可以接受的。
事情畢竟有輕重緩急之別。
此外,從方城往北,通過往葉縣的砂石干道,也需要先修;這是支援前線作戰的,可以從軍資之中專項劃撥。
目前河洛、京西行營,是司空府最為主要的兩個戰區,每年經方城隘道北運的物資,高達兩三百萬石。
這條砂石道建成之后,能將往河洛、京西行營的物資輸運效率提高兩倍,可能僅需要兩三年,節約下來的輜運成本就足以抵沖建設成本了。
“泌襄大道現在還是下定決心去建,”徐懷走下馬車,看著懸掛在西城樓之上的夕陽,說道,“但這部分錢糧可以不從度支使司或路司出,可以專門成立一個泌襄大道修造局發債籌款建路,在泌襄大道修成之后,將新增的一部分過稅拿出來還債!”
以司空府此時的威望,發行三四百萬貫的債不是難事,難的是可持續性的借債、擴債。
有借有還,償付錢息,才能形成穩定、持續的循環;有借無還,那就成了破壞性的掠奪了。
在記憶碎片里,收費公路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物。
司空府不僅現在就要著手去建泌襄大道,未來帝國的驛路體系都要進行升級改造,如此龐大的費用,不可能由中樞全部承擔,地方上也不可能有這么大的財力,只能將對傳統的過稅進行拆分,設定一項車馬通行費,專門用于彌補建路經費的不足。
當然,徐懷此時就決意推動泌襄大道的建設,主要還是需要有新的刺激點,擴大京襄工造業的發展。
目前京襄精鐵冶煉已經突破兩億斤,但除了戰爭,發展軍備產生的巨量需求外,傳統的農耕生產,對鐵料的需求規模是有上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