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天宣之恥
除此之外,徐懷還下令從京襄各地調來上萬頭耕牛,四十萬石糧以及服被、耕作所需的農具十數萬件,基本保證靖勝軍將卒十數萬家小十二月底陸續遷到潢川、光山、固始、商城四縣就立刻得到有效的安置,并著手授田工作。
至于淮河凍封,東路虜兵會不會再度南下,此時已不在徐懷顧忌范圍之內。
不提虜兵銳氣嚴重受挫,就算平燕王屠哥真提兵渡淮南下,大越在淮河南岸有靖勝軍、驍勝軍、宣武軍外加天雄軍一部、選鋒軍一部及燕部援騎總計十二萬精銳戰兵,以及八萬諸路勤王兵馬相待,他不憚將反攻河淮的會戰提前到這個冬季。
徐懷將提舉天下兵馬勤王招討使司行轅遷入壽春城中,除了劉衍率一部兵馬坐鎮廬州,主持淮西難民返鄉、休生養息等事,魏楚鈞所領的五路度支使司行轅也應徐懷的要求,一同遷入壽春城中。
作為淮中重鎮、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壽春,在經歷新一輪持續一年半之久的淮南會戰之后,再度變得殘破不堪;大體只有內城建筑保存完好。
不過新駐進來的宣武軍將卒士氣高昂。
宣武軍在此前的戰事中,所斬獲的戰功沒有那么耀眼,但也陸續有一部分將卒在壽州霍邱、六安兩縣得到授田。
江南素來物價騰貴,汴梁淪陷,數以百萬計的難民南涌,使得江東、浙東的田價更是飛漲到一個極其離譜的地方,一畝良田動輒二三十貫甚至三四十畝錢。
也就是說,就算朝廷在江東、浙東等地放開軍卒眷屬置辦田宅的限制,提著腦袋上陣的將卒,每斬獲一顆虜兵首級,也僅能換得一畝田地。
然而在六安、霍邱等地軍功授田,一顆首級功就能換屋舍兩間、菜田兩畝、桑麻田三畝、水田五畝(以三十畝為限);兵卒服役期間,其戶攤丁入畝的田稅減半征收,剩余一半則以一部分兵餉進行抵沖。
兵卒滿十年退出營伍或致殘退役、或戰死,授田一次補足到三十畝,期間立功授田已滿者,另給相應恤銀若干——其個人名下的口糧田作為功勛田,減免所有田稅;縣鄉吏員以及官辦諸場遇缺,優先從退伍老卒中補選,軍卒子弟從業及科舉的限制一律取消,甚至還有優待。
相比較以往,軍卒待遇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士氣如何不旺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