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赴京
徐懷從來都不憚在廣大將卒面前闡述戰略戰役形勢及目標,他不覺得這是什么了不得的機密,甚至鼓勵諸將在戰前多跟中下層軍將武吏乃至普遍將卒多交流:一方面能堅定廣大將卒的斗志,清楚為何而戰,一方面預防兵馬被打散之后,小股兵馬還能在中下層軍將的統領下,依照大的戰略戰役目標堅持斗爭,而不是徹底慌了神。
這也是京襄軍敢分散作戰的一個關鍵。
徐懷站在臨時搭建的點將臺之上,看著征用麥地充當的校場之上人頭攢動,眼神滿是期待之情,暗感過去三四年間,雖然宿衛禁軍為潛邸系將領所掌控,但將卒并沒有墮化,這大概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徐懷簡明扼要的闡述接下來在徹底驅逐渡江虜兵之后,將安排牛首山義軍補充南岸的基礎防御,不再令虜兵有大舉渡江侵擾京畿的可能,同時他將率領宿衛禁軍、京襄援師主力以及諸路勤王兵馬渡過江去,與虜兵進行會戰,目標是解廬江、壽春等城之圍,收復光州,將守御形勢恢復到這一次的淮西會戰之前。
在視察過馬家汊大營之后,韓圭以及午時剛趕來的董成,攜帶徐懷的奏章,與需要進京正式接受任命的劉師望一道前往建鄴城。
雖說徐懷目前得授節制天下勤王兵馬、守御京畿及淮西等地的權柄,但除了支撐戰事需要消耗錢糧兵械,目前還只能主要依賴中樞調撥外,徐懷在當下還是希望能進一步放松紹隆帝及汪伯潛等人的戒備,就需要適當表達對朝廷的“尊重”與“重視”。
大的作戰方略,以及宿衛禁軍后續的編制及統兵將領調整、推薦劉衍出鎮巢縣等事,都還是需要事先得到紹隆帝及樞密院的準許……
…………
…………
虜兵渡江以來,城廓二三十萬民眾為逃避戰亂,蜂擁擠入建鄴城里,將遷都后就已經擁擠不堪的建鄴城更是塞得滿滿當當。
韓圭、董成、劉師望在小隊護衛及家將簇擁下,從信華門進入建鄴城,看到除信華門長街有巡卒驅趕、凈街外,兩側的巷子里基本上都擠滿了席地或坐或臥的戰爭難民。
好在才剛剛過去一個月,徐懷就已經重創渡江虜兵,隨時可以將剩下的渡江虜兵都驅逐過江。
要不然的話真叫虜兵將擠入近五十萬軍民的建鄴城封鎖、圍困一年半載,就算城池最終守住,也不知道會有多少慘絕人寰的悲劇會在建鄴城里上演。
目前雖說建鄴城還沒有完全解禁,但只要將南岸的渡江虜兵完全驅逐出去,這些戰爭難民很快就可以回到城外家中,甚至還不會違了農時。
劉師望是奉旨回京起復任命,進城之前可以不拘行蹤,畢竟從劉王寨到建鄴城有兩百多里,這時候趕到建鄴都要算是快的,但他人進了建鄴城,還得先去復旨。
韓圭與董成則先前往都進奏院呈上徐懷的奏章,由都進奏院將奏章轉呈樞密院及御案之上。
不過,韓圭與董成也沒有守在都進奏院等回復,而是前往政事堂與王番見面,將徐懷對接下來的淮西之戰構想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