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奏章
鴻臚寺掌管邦屬禮賓,有權介入與契丹的交涉、聯絡等事,但問題在于蕭林石與高峻陽鬧翻之后,契丹殘部遷往岷山以西落腳,理論上大越對契丹殘部再無救助、援應的義務。
當然了,除了他父親朱沆出任鴻臚寺卿,實際上并不能影響到朝堂大政方針外,除了大越理論上對契丹殘部并無援應的義務外,朱芝還是好奇徐懷為何要遠赴萬里,派一支人馬深入不毛之地的瀘水之畔接應南下的契丹殘部。
朱沆輕輕嘆了一口氣,將案前的信函遞給朱芝,省得王番、鄭屠多費唇舌解釋。
朱芝看過信函后,驚疑問道:“徐懷是料定赤扈人從中路進攻不利后,一定會以偏師遠襲大理?”
“從赤扈人去年發起的秋冬季攻勢來看,他們暫時還難以從東線、西線突破防線南下,徐懷也料定京襄倘若不放棄汝蔡二州,將防線收縮到方城隘道,中路必將是赤扈人接下來集結兵馬大肆進攻的唯一方向,”
王番說道,
“徐懷對中路會戰的預測,對或不對,今年秋冬就會驗證,同時京襄路也在全力為此做準備,建鄴懈怠也就懈怠了,但西南方向上,我們要是完全不做準備,等到哪天赤扈人一支偏師殺到靜江府,又要如何應對?”
“……”朱芝朝父親朱沆看去。
雖說朝廷大略率由天子與諸相決之,但事涉大理國,他父親朱沆身為鴻臚寺卿,卻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他一時也不知道父親會如何看待這事。
“京襄奏章既然已經抵京,不會有誰敢妄加隱瞞,想必此時已經呈于御案之前,”朱沆淡然說道,“這事就看陛下如何決之吧,我們作為臣子的,到時候遵奉上意行事便是。”
“到這時,你還是不滿徐懷諸多作為嗎?”王番有些不耐煩的質問道,“倘若徐懷沒有諸般作為,今年秋冬赤扈人集結三四十萬兵馬往汝蔡進逼而來,試問楚山要如何抵擋?陛下會心胸寬懷,不遺余力抽調諸路精銳之師增援汝蔡二州,以御強敵嗎?”
“已經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誰又能預料?”朱沆還是語氣平淡的回道。
鄭屠見王番與朱沆一言不和又要起爭執,忙說道:“使君寫信給朱相公,并非想朱相公在商團之事上幫忙說項,實是朝廷在廣南西路不可不加強防備——倘若能提醒大理國加強武備,那就再好不過了,總不能等到赤扈人繞到西南打過來,朝廷再慌手慌腳去做部署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