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為本書盟主!)
商舶帶刀是李賓言搞出來的潛規(guī)則,這個規(guī)則是當初密州市舶司的無奈之舉。
現(xiàn)在李賓言想要將港口之內,不得張弓填藥,改為大明海內,不得張弓填藥。
“陛下,大明水師已經(jīng)有二十艘戰(zhàn)座船,明年這個時候,又會有兩千料福船七艘,戰(zhàn)座船四十余艘下海,陛下,應該讓商賈們習慣安靜的大明海域了。”李賓言認為到時候了。
而朱祁鈺認真琢磨了許久說道:“不夠,實在是他少了,朕當初在南衙的時候,問過徐承宗,當初永樂年間,一千三百多所巡檢司,有超過萬艘巡江、巡檢、戰(zhàn)座船。”
“即便如此,當初也未曾禁止張弓。”
“不妥,萬里海塘也是大明海,依舊不安穩(wěn)。”
南洋、萬里海塘都是南海的別稱,大明朝在琉球列島有了戰(zhàn)座船和巡檢司,可是南洋呢?
雞籠島以北,大股倭寇和海盜被平定,可依舊不是很太平,南洋就更不太平。
而且,幾十條船,等于沒有船!
哪里有什么海疆安全的說法?
李賓言這才意識到自己這話說的有點問題。
萬里海塘也是大明海域,彭遂四處立碑,不就是為了確界嗎?
寬泛的讓所有商賈不得在大明海域內不得張弓填藥,是一刀切的懶政,需要進行區(qū)別對待。
朱祁鈺搖頭說道:“還是離港之后,允許張弓填藥,以防萬一。”
“海盜很猖獗啊,無論海商忠誠與否,都是朕的臣工萬民,朕不能讓他們在大海上,陷入違反大明律法和保護自身的矛盾之中。”
朱祁鈺之所以如此決定,是因為即便是到了后世,有一定的國際秩序的時候,多少海船還被各種海盜騷擾?又誕生了多少安保公司?
朱祁鈺可不認為現(xiàn)在海面上是太平的,即便是李賓言認為大明海域已經(jīng)處于高安區(qū),可是朱祁鈺卻不這么認為。
“可是陛下,海商勢大,名義為商,實際為匪,在海上橫行無忌,海船傾覆之后,更是無從查起。”李賓言眉頭皺成了山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