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志氣
大梁國的文盲率太高了,一萬個人中間,能找到一個識字的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大多數都是屬于貨真價實的“白丁”。
現在最重要的工作不是說培養多少真正的人才,促進醫學、農業與生物、科技、人文、社科、教育發展,而是提高人口識字率,加強人口素質。
只有識字的人,才有能力推陳出新!
沒有教育,生再多的孩子都沒用!
教育是重投資,回報周期也特別長,必須要有極大的耐心著眼長遠。
道理都懂。
奈何口袋空空。
大梁國的國庫老鼠猖獗,根本就沒有多少銀錢,連給官員、官兵發例銀都是勉強。
新式教育的投入基本都靠各府州自籌。
也就一般的大城才能有幾個像樣的新式學校,里面大多數都是富家子弟。
偶爾鄉鎮也有那么一所,不過一般都是接近城市規模的大鎮。
比如眼前的湯加河鎮。
鄉村這塊,基本就是空白。
林逸出于現實考慮,就把鄉村私塾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補充。
給錢是不可能的,只能鼓勵當地鄉賢投資、資助。
特別是對那些“德行著聞,為鄉里所敬服者”的土豪進行旌獎,光是去年一年,林逸就簽發了十塊大梁國“慈善楷模”的牌匾。
有重大突出貢獻者,甚至減免賦稅,子女參加公考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