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布告中外之五
雖說云南華風不盛,難度沒其他道那么高,但南詔時代高門大族就有許多子弟學習漢文經典,這幾年又多了不少,也沒那么容易考——幾百個人先考鄉貢,考中后再去京城考進士,一路殺出來很難的。
那么,不如試試那個農學名額?雖說是雜科,天然被經學生看不起,但考中了有極大可能做官,不比兩手空空強?
最關鍵的是,農學容易考啊。
教材只有幾本:前漢氾勝之的《氾勝之書》、后漢崔寔寫的《四民月令》、后魏賈思勰所著之《齊民要術》,以及本朝王雍的《血脈論》。
四本欽定教材,內容不算很多,考題就從里面出。公允地說,比考進士容易多了。
而且前面三本書流傳多年,有些人可能已有涉及,學習起來相對容易。
聽聞司農卿梁之夏十余年來一直在編纂一本農書,重點講的是不同種類肥料,如牛糞、雞糞、草木灰、骨灰的不同用途——司農寺長期實驗下來,發現不同種類的肥料效果確實不同。
書中可能還有粟麥、果樹的最佳種植方法,新品種農作物黑麥、甜菜的種植也有涉及。
甚至還有農作物的不同加工方法,包羅萬象,內容很雜。
如果等這本書完稿后進獻宮中,得到圣人認可的話,很可能要被列為教材,屆時考試的難度又要有所增加。
早考早好,這是至理。
作為燕王的心腹,任圜是知道這個消息的。
你問他對此是什么態度,當然叫好了!他雖是儒生出身,但真沒考上進士,心中早就一肚子火氣了,圣人提高雜學地位,他一直是贊成的,讓那幫毛錐子哭吧,哈哈。
呃,任圜可能忘自己的出身了,但他也不是純粹的毛錐子。歷史上胡柳坡之戰,他追隨李嗣昭與梁軍激戰,勇不可當。
戰后,李存勖都對他的表現大吃一驚:“儒士亦破體邪?仁者之勇,何其壯也”——文士要會上陣拼殺,此乃唐以來的“雅政”。
“長史有令,仆自當遵從。”聽到任圜要求他去講課,曹三郎又喜又憂,不過還是答應了。
“何懼耶?”看工頭那憂心的模樣,任圜笑了笑,道:“好好教,將來都會有出頭之日的。圣人能給農學名額,將來也會給醫學、工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