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大捷(二)
就和蜀中的情況差不多,選擇就那么幾條,投靠突厥現在看來是十分的不靠譜,降了李定安又不太甘心,很多人其實想讓李道宗自立為王,可現實又不太允許。
…………………………………………
大唐元貞元年二月中,偽唐靈州總管李道宗降唐,并自請入朝參見新皇,西北終于有了最后一塊拼圖,一下便完整了起來。
李破怎么也沒想到,西北會在平定中原之前陸續歸入治下,并迅速平靜了下來,可以說突厥人幫了他一個大忙,不然梁師都還在那邊亂竄,李道宗等人靠著多年以來攢下的那口氣,怎么也不會在這會歸降。
與涼州那邊的情形相似,多少有些雞肋的感覺。
靈州位于黃河中上游地區,多沙漠戈壁,也有一些可以耕種的田地,鹽池,是西北比較重要的產鹽之地。
不管是涼州還是靈州,它們對于中原而言,其實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涼州通西域,又緊挨高地,控制住了這里,基本上也就控制了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先決之地。
而且涼州還有著比較廣闊的草場,涼州馬場在前隋是三大馬場之一。
所以說涼州是中原王朝必爭之地,失去了這里,西京長安就不會安穩,帝王也就不敢將自己的都城設在關西,同時也就意味著失去了經營西域的資格,帝王功業頓時暗淡了許多。
至于靈州,則是河西走廊必要的補充,同時它也聯通草原,更為重要的是河套地域就在它的旁邊,那同樣是中原王朝養馬之所在。
有了榆林馬場,將河套地區置于治下,不但能夠牧馬于此,使中原不缺良馬,而且還能有效的削弱北方諸胡的實力,因為那里是草原重要的產糧區。
如今那里爭奪的并不激烈,是因為中原的移民們還沒有將那里的潛力開發出來,而短視的草原帝國從來不會開發任何地方,他們只會憑借著彎刀和戰馬去燒殺搶掠,坐享其成。
有著如此重要的戰略意義,收回來自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可時節不太對,新興的大唐還無暇去經營西北,無論是靈州還是涼州,對中原統一大業都沒什么幫助,反而需要關西的支撐。
好在蜀中漸安,不然的話今年的褲腰帶又要勒緊一圈,都快喘不過氣來了。
李破在太極殿中默默的想著。
不過話說回來了,到嘴的肉雖然味道淡了些,卻是一定要吃下去的,西北一旦安定下來,大唐的戰略環境便得到了極大的改觀,沒有了任何的后顧之憂。
李破十分確信,今年將翻開新的一頁……按照封德彝的說法,在一兩年間便能掃平中原,也不知道他預言的準不準?
再就是靈州總管李道宗,他是李淵堂侄,李破問了問臣下,此人年僅二十出頭,竟然在靈州總管的位置上待了好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