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血與淚的華夏城
在哈佛演講的幾天里,湯皖和錢玄受到了比較高的規格待遇,在周圍全是洋人的世界里,兩個黃皮膚的華夏人住著高檔酒店,吃了高檔西餐,總是顯得很突兀和扎眼。
每當湯皖和錢玄去樓下餐廳就餐的時候,總是會引起一些霉國人的敵視和評頭論足,在琺國的時候,湯皖還沒覺得有什么,但是在霉國,這種感覺非常明顯。
以至于,有些不明就以的霉國人會前來詢問湯皖是不是曰本人,如果是曰本人,他們的態度會好很多,如果是華夏人,立刻就會招來不待見。
輕則招來噓聲和不屑,重則招來各種侮辱性詞匯,事實上湯皖還會講一些日語,如果用日語交流大抵會減少許多麻煩。
但偏偏湯皖不愿意裝作是曰本人,偏偏會義正詞嚴的起身反駁,表明自己是堂堂正正的華夏人,是受邀來的哈佛作演講。
所以錢玄這個熱情青年就尷尬了,雖不知洋人在罵些什么,但是光憑表情言行就能判斷,絕不是什么好話。
但由于錢玄不會英文,這個大噴子便無用武之地,因此這一趟霉國行,促使錢玄下定了一個決心,開始學習英文。
湯皖與霉國人對噴的次數多了,漸漸讓許多霉國人知道了這是兩個與眾不同的華夏人,與他們印象中的那些來霉國當奴隸的華夏人是不同的。
是的,這是有本質的區別,首先湯皖是受邀來的霉國做學術演講,其二湯皖也不想定居在霉國,去搶那些所謂的懶惰的白人的“飯碗”。
反過來想一想,湯皖和錢玄即便是出現在高檔酒店場所,都會遭受如此多的侮辱,那么那些處于霉國最地下的第四種人的華人,平日里,該遭受怎樣的對待的。
結果是不寒而栗的,是非人道的待遇,此階段,在霉國的華人地位,極其地下,與奴隸差別不大,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錢,受無盡的白眼,動輒慘遭毆打。
1882年,霉國國會通過了一項特別針對華人的法案,便是《排華法案》,這是霉國歷史上第一個限制外來移民的法案。
該法案在十年內,禁止那些被雇傭為礦工和鐵路工的華人勞工進入霉國,否則將遭到監禁或者驅逐。
這項法案也影響到了已經在霉國定居的華人,因為任何華人離開霉國后,想要再次進入霉國必須要獲得許可,并且它剝奪了華人移民的霉國公民權,從而使得華人永久孤立。
該項法案通過10年后的1892年,被所蓋瑞法案所延續,并且沒有終止日期,也就是說“排華法案”無限期有效。
然而霉國一項宣稱他們遵守“自由、平等”的立國原則,這是哪里來的自由?哪里來的平等?最搞笑的是,許多人都信了,并且在100年后,依然有人信霉國人的“自由,平等?!?br/>
與華夏同時期的文明都已經滅亡,唯有華夏5000年文明能夠延續至今,這與華夏人與生俱來的勤勞,踏實,本分息息相關。
這種骨子里的勤勞,踏實,本分,使得近代大量的華夏人走出國門后,都能夠扎進異國他鄉的陌生土壤里,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下來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