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神車的命運十字路口
馬巡撫笑了起來,“我認為你比他更有眼光,他二十多歲的時候可沒你這么高的成就,而且也沒有敢來我們這窮地方投資的膽量。”
“您過獎了,桂省主要還是缺乏開發,西部大開發了十年,也只不過是打下了一定基礎,還沒迎來真正的產業大規模爆發的時刻。
柳城作為桂省最大的工業城市,擁有享譽全國、出口海外的五菱汽車品牌,一直是我老家蓉城羨慕的對象。”
馬巡撫哈哈大笑,誰不希望別人夸自己家鄉好。
同時,他作為土生土長的桂省人,又是一方牧守,一直希望家鄉能夠發展好。
所以一聽到夏景行考察,才會以巡撫之尊跑來機場迎接,好不容易來個財神爺,可不能放跑了。
“五菱是柳城的城市名片,汽車產業也是我們集全省之力在重點打造的產業。
當年為了獲得合資機會,我們無償向魔都汽車轉讓了75.9%股份。
正是因為這當初很多人不理解的讓步和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五菱。”
夏景行知道這一段往事,五菱的前身是一五計劃的柳城動力機械廠,在六七十年代造了很多拖拉機,后來還躋身全國八大拖拉機廠,這是五菱的第一次輝煌。
改開以后,拖拉機滯銷,工廠開始轉型生產縫紉機、織布機(生產口罩只是傳統手藝),但經營十分慘淡,快要破產的時候,全廠省吃儉用買了輛三菱L100微型車回來,開始試水微型車。
后來引進三菱的技術,正式成立了五菱汽車公司,在1998年產銷量做到了微型車行業的全國第一。
但好景不長,由于微型汽車技術門檻低,全國都在大干快上。
眼看又要重走拖拉機的老路,柳城官府決定引入外資,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給五菱提供新的生命力。
當時,美國通用汽車正在進行“渠道下沉”,謀劃小型車的發展,于是便看中了五菱。
盡管雙方都有合資意向,但當時我國的規定是“一個外國公司最多只能和兩個國內企業合作”。
通用當時已經和魔汽、金杯兩家中國公司合作,沒有名額給五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