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綿羊 牧羊人和領主
在這個世界上,眾生歸根結底不過三類:綿羊、牧羊人與領主。
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只是溫順的綿羊。
他們低頭啃食著腳下的青草,為了讓身上的羊毛長得又厚又密而勤懇奔波。
清晨迎著露水出圈覓食,傍晚踏著暮色歸欄休憩,連生病時都要強撐著啃幾口草料,生怕羊毛長得不夠飽滿。
他們從未懷疑過這種生活的意義,只當努力長毛是天經地義的本分,仿佛身上的羊毛越厚實,就越能在寒風里多一分安穩。
而牧羊人,便是站在羊圈的那群人。
他們不必親自薅草,卻嫻熟地制定著羊圈的規則:何時出圈、何時歸欄,哪片草地能啃、哪片區域是禁區,甚至連羊毛長到幾分熟該剪、一次剪多少才不至于讓羊凍死,都計算得清清楚楚。
每到換季時,他們便提著鋒利的剪刀走進羊群,手法嫻熟地掠過綿羊的脊背,將那些厚實的羊毛成捆剪下。
他們總會仁慈地留下薄薄一層,夠綿羊抵御風寒,卻絕不會讓毛長得遮住眼睛,這既保證了羊群的存活,又斷了它們掙脫束縛的念想。
剪下的羊毛里,牧羊人只會留下極少一部分,夠自己換些酒錢、添件新衣,剩下的絕大多數,都要仔細捆扎好,恭恭敬敬地送到領主的城堡里。
領主從不踏足羊圈,卻擁有著對一切的最終裁決權。
他坐在溫暖的壁爐邊,看著牧羊人送來的羊毛堆積成山,偶爾抬手簽下一紙命令,便能決定來年羊圈要擴大多少、剪刀磨得更鋒利還是稍鈍些。
那些羊毛在他手中,或許會變成華貴的地毯鋪在宴會廳,或許會紡成細密的絨線銷往遠方,為他換來金幣、土地與更多的羊圈。
至于羊圈里的綿羊是否挨凍、牧羊人是否克扣,他從不過問。
只要每年的羊毛按時送到,數量足夠多,便萬事大吉。
綿羊們偶爾會望著遠處的城堡發呆,卻從不明白自己拼命長出來的羊毛,最終會鋪在誰的腳下。
他們只知道,只要乖乖聽話,就能在牧羊人留下的那層薄毛里,熬過又一個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