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鏡頭技術延伸以及深化主題手法
電影中的鏡頭技術
電影中的鏡頭技術豐富多樣,每一種都在影片敘事、氛圍營造和情感表達上發揮著獨特作用,與小說寫作中的“運鏡方法”有相似之處又各有特色。
推鏡頭:電影里的推鏡頭是讓畫面由遠及近,逐漸聚焦在主體上。比如在《教父》開場,從一場昏暗房間里人們向教父訴說訴求的全景,鏡頭慢慢推近到教父臉部,突出他沉穩、深邃的眼神,讓觀眾能更近距離感受他的威嚴與神秘,強化角色給人的印象,這和小說先寬泛描述場景再聚焦關鍵元素很相似。
拉鏡頭:與推鏡頭相反,拉鏡頭從主體逐漸拉遠,展示更廣闊空間。像《泰坦尼克號》中,杰克和露絲在船頭享受浪漫時刻后,鏡頭緩緩拉遠,呈現出泰坦尼克號在浩瀚大海上航行的壯觀場景,既拓展了視野,又升華了愛情在宏大背景下的主題,這與小說里通過拉鏡頭從人物或局部拓展到整體環境、揭示深層含義是同樣的思路。
搖鏡頭:通過攝影機的左右、上下或旋轉運動,掃描周圍環境。在希區柯克的《眩暈》里,主角站在高處俯瞰城市時,鏡頭進行360度旋轉,全方位展示城市風貌,營造出眩暈、迷失的氛圍,和小說中運用搖鏡頭展現場景全貌、增強空間感與立體感異曲同工。
移鏡頭:攝影機跟隨主體移動拍攝,使觀眾視角和主體同步。在《諜影重重》系列中,大量運用移鏡頭跟隨主角馬特?達蒙的奔跑、搏斗等動作,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增強代入感,這和小說中移鏡頭跟隨人物行動,讓讀者仿若親身參與情節發展類似。
跟鏡頭:鏡頭始終跟隨一個運動的主體,保持主體在畫面中心。如《羅拉快跑》中,鏡頭緊緊跟隨羅拉一路奔跑,生動展現她在緊張時間內的行動軌跡,凸顯故事的緊張節奏,這和小說寫作中圍繞人物行動展開,維持情節連貫性有相通之處。
特寫鏡頭:對主體的某個細節進行極致放大,如《辛德勒的名單》中,小女孩紅色的外套在黑白的戰爭場景中格外醒目,通過特寫鏡頭強化這一細節,凸顯小女孩生命的珍貴與戰爭的殘酷,小說中對關鍵物品或人物表情進行特寫也能起到突出重點、增強情感沖擊的效果。
空鏡頭:不拍人物,只拍攝自然景物或場景。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常出現陳家大院陰森的建筑、高懸的燈籠等空鏡頭,渲染封建壓抑的氛圍,小說寫作里對環境進行單獨描寫營造氛圍與之類似。
在小說中使用拉鏡頭時,如何更好地與情節發展相結合?
在小說里將拉鏡頭與情節發展緊密結合,能讓故事更具層次感與吸引力,從情節推進、氛圍營造和主題深化等角度,有以下實用方法:
設置關鍵轉折點:在情節的關鍵轉折點運用拉鏡頭,可實現情節的自然過渡與轉折。在冒險小說中,主角歷經艱難,終于在古老遺跡中找到神秘寶物,此時,從主角凝視寶物的特寫,拉遠至整個遺跡,展現周圍破敗卻神秘的環境,突然遺跡開始震動,新危機降臨。拉鏡頭既讓讀者感受主角發現寶物的階段性成果,又通過展示整體環境,為接下來遺跡震動引發的新情節做鋪墊,使情節從探索遺跡轉為應對危機,銜接自然流暢。
引出新情節線索:借助拉鏡頭引入新的情節線索,豐富故事內容。在懸疑小說中,主角在調查案件時,聚焦于案發現場受害者身旁的一封神秘信件,當主角拿起信件查看時,拉鏡頭展示周圍其他線索,如墻上奇怪的符號、地上雜亂的腳印等,這些新元素成為后續情節發展的線索,讀者會好奇這些線索間的關聯,推動主角進一步深入調查,讓情節更曲折。
強化沖突與矛盾:在情節沖突場景中,拉鏡頭能擴大沖突范圍,強化矛盾張力。在家族紛爭小說里,家族內部兩派成員正在激烈爭吵,從對爭吵雙方憤怒表情和肢體動作的描寫,拉遠到整個家族議事大廳的場景,展示其他家族成員的反應,有的面露擔憂,有的暗自盤算,還有大廳中象征家族榮耀的古老物件,這不僅展現出家族內部矛盾的激烈程度,還暗示家族整體氛圍和潛在危機,使沖突從局部的人物矛盾上升到家族層面,深化情節發展。
契合情節節奏:依據情節節奏調整拉鏡頭的速度與詳略。在緊張刺激的情節,如動作追逐戲中,拉鏡頭簡潔快速,像主角被敵人追趕,從主角全力奔跑的畫面拉到周圍街道混亂場景,快速展現主角所處環境,加快節奏,營造緊張感;在情節相對舒緩的情感交流場景,拉鏡頭細膩緩慢,如戀人傾訴衷腸時,從兩人含情脈脈的對視,拉到周圍寧靜美麗的花園,讓讀者有時間感受環境與情感,契合情節節奏。
呼應情節主題:拉鏡頭所展示的內容要與情節主題相呼應。在成長主題小說中,主角經過一系列挫折后,內心成長蛻變,此時拉鏡頭從主角堅定的眼神,拉到廣闊的未來之路,路的遠方充滿希望,用這一畫面呼應主角成長后面對新征程的情節主題,強化主題表達,推動情節向主角新的成長階段發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何通過拉鏡頭描寫來深化小說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