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皇權(quán)越弱,皇權(quán)越強,皇權(quán)越強,皇權(quán)越弱
……
乾清宮。
朱厚熜一遍又一遍的咀嚼著李青的話語。
他愿意相信李青的一心為公,也認同李青的說法,然,在他內(nèi)心深處,還是多少有些排斥。
數(shù)千年來,歷朝歷代,從無一個當權(quán)者這么做過。
強國富民,并非相輔相成,甚至武斷的講,二者完全是對立的。
誰言漢朝不強?
可漢的強,是建立在不斷攫取百姓財富的基礎(chǔ)上,鹽鐵專營,幣種更換頻繁,賣官鬻爵……
漢武帝武功蓋世,可漢武帝時期的百姓,過得真的好嗎?
如今的大明強國富民,可正如李青所說,這種先發(fā)優(yōu)勢不會一直保持下去,遲早會被人模仿、追趕上來。
且這一天,并不十分遙遠。
真到了無法對外賺取財富之日,就只能對內(nèi)攫取財富,才能維持王朝的統(tǒng)治。
可如若采納李青的建議,屆時,朝廷再想如武帝那般攫取百姓財富,就不可能了。
說到底,教育資源的下放,必然會倒逼皇權(quán)。
可李青所言,又十分正確。
首先,教育資源的下放,能催生出更多人才,這點毋庸置疑。
其次,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地方官肆意妄為,能化解很多潛在問題。底層百姓的晉升通道打開之后,不但能有效遏制既得利益團體進一步做大,甚至還能取代一部分,使得既得利益者不再固化,達到一定程度上的中轉(zhuǎn)、流通……
資源的再分配,于國于民都是好事,這點,也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