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直都在知行合一
出了學塾,兩人散步閑聊。
王守仁問:“想來先生也發現了問題所在,可有應對之策?”
“沒有!”李青搖頭,“莫說是你了,便是當初那孔圣人不也未能免俗?”
王守仁怔了怔,隨即苦笑道,“我哪里比得上孔圣萬一。此外,《心學》與儒學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孔圣的學說哪怕流傳過程中有所遺失,甚至錯誤,可也不會偏離核心思想太多,可《心學》就不一樣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其實,‘致良知’這三個字并非我最初所悟,而是在完善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心學》的弊端,加以修補完善,才有了‘致良知’,只是……”
王守仁有些無奈,“終是事與愿違啊!”
李青摸了摸鼻子,好奇道:“一直沒問你,你是在怎樣的境遇下,悟得《心學》的啊?”
“這可就有的說了,當初我自覺到了瓶頸,無法再從書上進步,便攜拙荊去了云貴游歷,希冀通過走‘萬里路’觸類旁通……”
王守仁細細講述當初的經過……
“精彩!”李青贊了句,問:“你最后那一汪雨水洼前看到什么?”
“我!”
“啊?”李青茫然,“這算什么?”
王守仁呵呵笑道:“記得先生曾說過,人人皆可成圣,我在那一汪水洼中看到了圣人王守仁啊!”
“調皮!”李青沒好氣道,“我讀書少,你少云遮霧繞,把話說明白、透徹一些。”
王守仁清了清嗓子,正經起來,道:“其實,在那之前我內心深處就擁有了它,只是始終未曾真正捅破那層薄如蟬翼的窗戶紙,直到那一日風雨交加,雷電轟鳴,看到水洼倒影中的自己,我才打開了它。”
輕輕吁了口氣,王守仁輕聲說道:
“事向外求,十年如一日,事向內求,日日如新生;觀內心而本具自足,閱萬物而虛懷若谷。內求諸己,不假外物;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守仁道:“不是我創造了它,它本就是它,它本就存在,我只是發現了它。莊子云,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天人合一,天人本就一體。知行合一,知行亦然。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知中行,在行中知……,其實《心學》并不復雜。”
王守仁微笑道:“先生是道家出身,當知天人合一的吧?”